放大圖片
資料圖 【文匯網訊】3月30日,人民日報以整版形式連發多稿聚焦中國股市,前所未有地大力讚賞股市上漲。
其中《把握牛市「紅利」》一文提出,全國兩會以來,A股市場出現一波連續上漲,上證綜指輕鬆突破近7年的新高。儘管與歷史高點相比,目前的點位還在半山腰,但從成交活躍度、個股火爆度以及新入市投資者蜂擁而入的場景來看,A股市場確實已處在牛市中。
文章對於A股牛市的意義大加肯定。文章稱,「股市上漲不僅能給直接參與的投資者送來『紅包』,對經濟全局同樣有不可小視的『紅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借力來之不易的牛市之勢,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改革攻堅,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人民日報另一篇文章名為《股市「牛氣」哪裡來》,文章提到,與去年「結構性牛市」不同,今年以來大盤股和小盤股基本是齊漲共飛。
據統計顯示,年初至3月27日,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14.11%和36.77%。中小市值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藍籌股,中小板指數上漲44.25%,創業板指數漲幅達57.89%。
「這樣的市況下,『滿倉踏空』的尷尬基本沒有了,讓人感覺今年股市上漲的『含金量』更高。」人民日報的文章表示道。
不過,文章也提到,從估值水平看,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倍和16倍,與成熟市場估值水平大致相當,但創業板和中小板已偏高。
人民日報的報道稱,在連續上漲之後,部分股票短期漲幅已較大,尤其是高估值板塊,風險在逐步累積。近日指數高位寬幅震盪,已經提醒投資者盲目追高所要面臨的風險。
文章還援引中信證券研究部市場研究團隊首席市場策略師張群的話稱,對於那些想要直接入市但並無投資經驗的散戶來說,盲目入市風險很大。尤其是抱有短期內入市大賺一筆念頭的人,跟風炒作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如果是持中長期投資態度的投資者,可以等待合適時機謹慎入市。
人民日報文章一:《股市「牛氣」哪裡來》
牛市「含金量」在提高
信心發揮重要作用,股市不懼經濟下行壓力
「錢在飛,心在跳」——近期,股市當之無愧是中國最熱門的投資話題。
2月初,上證綜指在3000點上方見到調整低點,便一路上揚。尤其是從3月11日開始,市場出現歷史上罕見的九連陽,上證綜指一度衝上3700點,刷新近7年來的新高,兩市單日成交金額也創出歷史天量。從個股表現看,可謂牛股奔騰,每天收於漲停板的股票都在百隻左右。種種現象顯示,目前的中國股市確實牛氣沖天。
更讓投資者高興的是,與去年「結構性牛市」不同,今年以來大盤股和小盤股基本是齊漲共飛。據統計顯示,年初至3月27日,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14.11%和36.77%。中小市值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藍籌股,中小板指數上漲44.25%,創業板指數漲幅達57.89%。這樣的市況下,「滿倉踏空」的尷尬基本沒有了,讓人感覺今年股市上漲的「含金量」更高。
從板塊輪動的節奏看,去年11月到年底,主要是金融股和以基建板塊為代表的藍籌股領漲。由於這些板塊的指數權重較大,帶動了指數的迅速上漲。在這期間,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基本沒有表現,甚至還出現了下跌,市場中明顯存在「蹺蹺板」現象。不過,進入2015年後,大盤藍籌與成長股普漲格局逐漸形成,但新興產業成長股的表現更為突出,短期內甚至出現了一批百元以上的高價股。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近期股市上漲,是市場對經濟增長「托底」、金融風險可控的認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下行、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改善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
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滕印認為,股市表現與經濟大勢並不完全是正相關的關係,並非股市好的時候經濟運行就一定也好。股市從根本上還是受供求關係影響。近期大漲主要是由於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而引起價格上漲。
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3月16日至3月20日這一周,新增A股開戶數創2007年6月以來新高,超過110萬戶,較前一周上升57.94%。3月前3周,新增A股開戶賬戶數連續處於高位,分別為66.19萬戶、72.08萬戶和113.85萬戶,短短3周共有252萬多戶新增A股股民入市。
「信心比黃金重要。」中信證券研究部市場研究團隊首席市場策略師張群認為,股市反應一般會先於實體經濟。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正加快推進,全國兩會對今年經濟發展勾畫了藍圖,這些因素提振著市場各方對中國經濟穩健運行的信心。另外,槓桿因素在股市上漲中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大量資金進入對股市上漲功不可沒。
向上空間還有多大
主要指數估值水平與成熟市場大致相當,政策面暖意融融
大幅上漲之後,市場也在關註:指數向上的空間還有多大?
從估值水平看,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滬深兩市全部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25倍,其中主板市盈率21倍,中小企業板64倍,創業板96倍。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倍和16倍,與成熟市場估值水平大致相當,但創業板和中小板已偏高。
張群認為,靜態看,創業板市盈率確實偏高,但若動態看估值,參考2015年公司的業績預測,很多公司成長性良好,其高估值是有業績表現支撐的。同時,考慮到國家大力推廣「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創業板、中小板中會有更多企業因此而受益,高估值也反映出市場對於新興行業中長期政策導向的預期。
從資金面情況看,融資融券繼續創新高,但增速與去年底相比保持較低水平,融資資金持有市值和交易量占比仍在合理水平。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投資者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數超630萬戶;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14588.4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60.95億元。
政策面對於股市來說也暖意融融。張群說,從貨幣政策方面看,去年底開始的兩次降息、一次降准,預示了穩健而又不失靈活的貨幣政策,對於改善預期、提振信心有積極影響。財政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財政支出和財政赤字項目與去年相比均有所增加,加上大量盤活的存量資金,這對於經濟的托底作用非常重要。此外,「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國企改革等重大舉措的推進,都將為股市帶來正能量。
「踏空」投資者怎麼辦
投資風險不能忽視,入市仍應量力而行
對於手中持有股票的投資者而言,股市上漲是喜事。不過,「踏空」者每天看著指數一路攀升,心裡卻是另一番滋味。股市火爆的賺錢效應讓很多人開始按捺不住,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速入市。有人不但押上全部身家,甚至還賣房炒股、借錢炒股。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提示,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較高、槓桿資金較為活躍的情況下,投資者仍需要注意市場風險,不要有所謂的「寧可買錯也不能錯過」的想法,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在連續上漲之後,部分股票短期漲幅已較大,尤其是高估值板塊,風險在逐步累積。近日指數高位寬幅震盪,已經提醒投資者盲目追高所要面臨的風險。張群認為,對於那些想要直接入市但並無投資經驗的散戶來說,盲目入市風險很大。尤其是抱有短期內入市大賺一筆念頭的人,跟風炒作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如果是持中長期投資態度的投資者,可以等待合適時機謹慎入市。
入市前要做足的功課也不可缺少。近幾年來,結構性牛市特徵明顯,今後個股之間的分化可能仍將進一步延續。很多投資者認為在牛市中隨意搶到一隻股票就一定能賺錢,事實並非如此。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水平,選擇相應的投資策略。
滕印認為,與前幾年相比,隨著融資業務的迅速膨脹,很多投資者還需要考慮槓桿放大操作的風險。尤其是市場處於高位時,融資操作更要慎之又慎。放大槓桿是一把雙刃劍,機會放大的同時,風險也在放大。如果只想著多賺錢而盲目放大槓桿,在市場出現回撤時,就會面臨較大的投資損失。
數讀牛市
據萬得資訊統計,截至3月26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14588.4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4427.45億元增加160.95億元。融資餘額行業排名前三的是製造業、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5日兩市低開,滬指盤中一度跳水近2%,雖然隨後止跌企穩,但尾盤的跳水,最終終結「十連陽」。截至25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660.73點,下跌0.83%,成交6455億元;深成指收報12757.1點,下跌0.34%,成交6116.9億元;創業板收報2385點,上漲1.15%,盤中上破2400,再創歷史新高。
隨著股市的上漲,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高管在二級市場的動作也開始活躍起來。萬得數據顯示,3月1日到26日,滬深兩市共有431家上市公司發生重要股東二級市場交易。其中,362家出現減持,57家增持,12家公司股東增減持基本持平。整體來看,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是當前股東減持套現的主要對象。賽象科技、京東方、上海電氣、龐大集團、上海鋼聯和華聯股份6家公司股東減持市值超過10億元。
在上證指數氣勢如虹向3700點發起衝擊的同時,兩市10倍以下市盈率的個股已成稀缺資源。剔除300只市盈率為負值的股票,截至3月26日收盤,滬深兩市市盈率低於10倍的公司僅剩下22家。總體來看,25家市盈率低於10倍的公司中,有16家來自銀行業,占比超過七成。其中銀行業市盈率最高的是寧波銀行,最新市盈率為9.66倍;1家來自公共事業,長源電力為8.9倍;其餘6只個股,房地產、機械設備、家用電器、建築裝飾、交通運輸以及汽車行業各佔據一席。
人民日報文章二:《把握牛市「紅利」(金海觀潮)》
全國兩會以來,A股市場出現一波連續上漲,上證綜指輕鬆突破近7年的新高。儘管與歷史高點相比,目前的點位還在半山腰,但從成交活躍度、個股火爆度以及新入市投資者蜂擁而入的場景來看,A股市場確實已處在牛市中。
股市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既受整體發展環境的影響,又反作用於經濟基本面。因此,股市上漲不僅能給直接參與的投資者送來「紅包」,對經濟全局同樣有不可小視的「紅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借力來之不易的牛市之勢,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改革攻堅,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牛市可以成為增強發展信心的「加油站」。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增速放緩是重要特徵之一,對此本無需大驚小怪。然而,前兩年股市疲弱時,經濟增速的些許下降往往就引發股市大幅下挫,股市下跌反過來又加重對前景的悲觀情緒。如此循環往復,對經濟發展顯然沒有什麼好處。反觀牛市背景下,投資者對數字變動的「脫敏」程度提高了。雖然目前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前行道路上也還有不少風險和挑戰,但股市上漲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經濟依然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基本面並未因增速放緩而發生逆轉。股市信心高漲,提振了全社會的發展信心,讓人們能夠更加平和、積極地看待新常態下的種種新現象。
牛市可以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股市說到底是資源配置的場所,其重要功能就是將資金輸送到最有效率、最有前景的領域。靜觀此輪牛市,儘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都在上揚,但最受投資者追捧的還是與深化改革相關的板塊,以及新興成長型行業,這表明投資者對相關上市公司有良好期待,也將帶動更多資金進入這些領域,從而強有力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可以預見,隨著制度的逐步完善,以股市為代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覆蓋面將不斷擴大,並成為推動技術創新的金融主力軍之一。此外,牛市將促進我國的直接融資規模再上台階,對於金融業自身的轉型也有重要意義。
牛市可以成為化解改革阻力的「潤滑劑」。進入「深水區」的改革,其效應較為複雜。對於亟待加速的資本市場改革來說,同樣如此。有些改革利在長遠,卻不免有短期陣痛;有些改革利在整體,卻有可能觸及局部「奶酪」。一些改革舉措如果在疲弱市道中推進,其負面效應往往會被放大,並對改革形成阻力。以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為例,在熊市中被提及時,經常和股市擴容聯繫在一起。而在牛市中,市場就把目光更多地放在積極方面,對改革持翹首以盼的姿態。這樣的氛圍下,改革進程無疑會更加順暢。
當然,牛市「紅利」的釋放也是有條件的。它需要各方面因素良性配合、循序漸進的牛市,而不是充滿投機味、煙花綻放似的急促上漲。在A股歷史上,也曾有過多次快速上漲,卻擺脫不了「牛短熊長」的結局,痛快一年痛苦三年,負面效應顯而易見。因此,在目前的好形勢下,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以及打擊股市坐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保持股市在理性的軌道上運行,方能趨利避害,將牛市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並為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