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連日來,解放軍報一版連續推出10餘篇「向習主席報告·老紅軍老八路的心裡話」稿件,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不少網友發出這樣的感歎:老前輩們不僅信仰堅定,而且思想年輕。
翻看老前輩們的履歷,許多共同點清晰呈現:絕大部分參加過長征,絕大部分負過傷、立過戰功,都是南征北戰、九死一生,都是歷經磨難、淡泊名利,都是信仰如鐵、胸懷天下。他們讓筆者不由想起一首老歌——《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有信仰的人,永遠年輕。信仰是民族之光,也是生命之炬。正如向守志所言:「我們對黨的態度,是建立在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仰上的。你認為這個黨偉大,它的事業一定能夠勝利和興旺,你才會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當信仰的力量滲入靈魂,就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免疫力。這種力量伴隨他們爬雪山過草地,這種力量護佑他們闖過血雨腥風槍林彈雨,這種力量指引他們朝著勝利的彼岸不斷前進。
有骨頭的人,永遠年輕。沒有骨頭的人是可欺的,沒有骨頭的民族是可悲的。從甲午之殤,到九一八事變,再到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一退再退、退無可退,多少國人引頸受戮、任人宰割,多少軍人屢戰屢敗、忍受屈辱。沒有骨頭,命比紙薄;鐵骨錚錚,所向披靡。現在,我們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了,但戰鬥精神永遠不可或缺。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就是要弘揚革命先輩的血性榮光。
有胸懷的人,永遠年輕。「我們是共產黨員,你為自己,我也為自己,誰來為人民?」顧昌華老人當年準備送給兒子的這段參軍寄語,折射出那一代革命者特有的無私情懷。他們在位時不爭權奪勢、不結黨營私;退任後淡泊名利、熱心公益,不向組織提要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品讀他們的傳奇,領略他們的風采,感受他們的境界,就不難理解他們雖是百歲老人,卻依然腰板硬朗、精神矍鑠。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金一南教授曾言,幸福起來的人們往往不想承認自己曾經是奴隸,也不屑於承認曾經有過英雄。不知不覺中,自己那部熱血奔湧、震撼人心的歷史被荒棄了、抽乾了,變成一部枯燥、乾癟的室內標本,放在那裡無人問津。
大浪淘沙,洗盡鉛華無數。這些共和國的功臣以及無數的革命先烈,是革命軍人的學習榜樣,他們留下的好傳統也是全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大聲唱響那首經典老歌:「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