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所有的情節都是真實的,鄧小平訪美這九天,是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九天。」
據澎湃新聞報道,5月15日,一部歷史揭秘電影《旋風九日》將在全國上映,片中講述的是:197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應美國總統卡特的邀請,到美國進行九天正式訪問的全過程。短短九天,鄧小平一行遭遇了暗殺、襲擊等意外和驚險,但也收穫了美國民眾的好感和欽佩。据美方通告,一偷袭者为为美国最庞大的恐怖组织三K党党徒路易斯·比姆,位列FBI通缉名单前100位。
5月9日,在共識傳媒集團主辦的觀影座談會上,曾執導過《周恩來外交風雲》《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等電影的該片導演傅紅星告訴記者,.片中大部分資料是首次公開,不僅鄧家沒見過,連研究鄧小平的人都沒見過,「很多鄧小平訪美的影像資料都被西方記錄保存著,我們花了大量資金購買當時真實的音視頻資料。」
在影片中,觀眾將看到,當時被美國媒體稱為「鄧旋風」的74歲老人,在雲譎波詭的國際政壇中展現出的智慧和戰略眼光。短短九天,鄧小平一行遭遇了暗殺、襲擊等意外和驚險,但也收穫了美國民眾的好感和欽佩。
暗殺與溫情並存
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宣佈建交後,反對聲不斷,氣氛也愈發緊張。影片「爆料」,就在鄧小平訪美前幾天的傍晚,中國駐美聯絡處大門被人砸了,聯絡處的標牌也被潑了油漆。
「鄧小平訪美是有危險的,以前我們看到的資料都是宴會、禮炮和紅毯,其實這九天驚心動魄。」談起這段歷史,傅紅星告訴澎湃新聞,包括暗殺的消息,「當時中央在鄧小平訪美前就收到情報,並作出安排,但畢竟是在美國,而且還未發生,很多情況不一樣,沒法瞭解。」
由於對美國安全警衛工作情況知之甚少,而美國曾發生的暗殺政治人物案件又駭人聽聞,歷屆總統中就有林肯、肯尼迪等四人遇刺身亡,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也是遭槍殺身亡,因此,時任鄧小平警衛的孫勇和張寶忠在影片中回憶稱,這九天可謂步步驚心。
1979年1月29日,就在卡特總統在白宮草坪上的歡迎儀式上,發生了意外騷動。正當卡特總統致歡迎辭時,離講台幾米開外的記者群裡突然冒出一男一女,揮舞手臂,高聲呼叫。周圍工作人員立即上前把他們架了出去。事發前後只有幾分鐘時間,卡特並沒有中斷講話,儀式照常進行,鄧小平面色平靜。
騷動對這九天來說,只是小插曲。2月2日,在鄧小平下榻的休斯敦市區的酒店附近,有約20名「革命共產黨」成員呼喊反對口號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下午,當鄧小平應邀去西蒙頓市競技場晚餐並觀看競技表演時,一到酒店大堂,就衝出一人掏出一包東西扔向鄧小平。孫勇高喊「保護首長」,立刻和張寶忠等人護著鄧小平往外走,美方警衛將襲擊者按倒在地,還好扔的是反對鄧小平的傳單。
而當鄧小平走出酒店,突然又躥出一人,一邊往前衝,一邊將手伸進大衣口袋。美方警衛保羅·凱利意識到,此人可能有槍,衝上前一拳將其擊倒,附近警衛一擁而上將其控制,化險為夷。事後,據美方通告,此人為美國最龐大的恐怖組織三K黨黨徒路易斯·比姆,位列FBI通緝名單前100位。
九天裡除了暗湧的危機,也有溫情時刻。
當晚,鄧小平在西蒙頓市競技場觀看牛仔表演。當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表演節目的是競技場老闆的兩個女兒,可小女兒意外落馬,大女兒凱莉手握中國國旗,既不希望讓中國國旗落地,又想去扶起妹妹,她難受得直抹眼淚。鄧小平也對她們十分關心,場面令人動容。所幸妹妹身體並無大礙,表演繼續。結束後,凱莉騎在馬上,隔著圍欄,將手中的牛仔帽獻給了鄧小平。鄧小平接過帽子向人們揮手,和大家一起鼓掌,臉上帶著孩子般的笑容。
36年過去了,一直無人問津的兩姐妹在影片中回憶這段往事:她們不關心政治,可那一次鄧小平卻走進了她們心裡。
這樣的溫情時刻並不少。在鄧小平抵達美國的第一個晚上,就踐行了他在北京與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的承諾,到其家中吃一頓美國餐。
1978年,布熱津斯基曾奉卡特總統之命來北京商談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當時鄧小平就給布留下深刻印象,結下情誼,立此約定。
在這次私宴上,鄧小平難得地談起了自己的童年,以及留學法國時所受到的衝擊——他第一次認識到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並希望縮小這個差距。布熱津斯基被鄧小平的神情和話語深深打動。也許正因此,當鄧小平要求布安排與卡特總統單獨會晤時,布熱津斯基努力遊說卡特,促成了兩人此後的密談。據影片史料顯示,當時會晤談及了越南問題。
訪美影響至今猶在
在鄧小平訪美的白宮歡迎儀式上,卡特早早脫下手套,在1月凜冽的寒風中等待鄧小平的座駕,就像一個結了婚還未見到新娘的新郎。三十多年後,傅紅星採訪卡特時,問他當時為何如此激動,卡特回答道:「我當時就知道,世界將被改變。」
「許多歷史細節都是第一次呈現,很多背後的故事會讓我們更好、更完整地回顧那段歷史,啟發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在傅紅星看來,這段訪美九日行奠定了中美關係未來航向,這個方向至今未變。
資料顯示,1978年,中美兩國往來人員不足1萬人,2014年近400萬人;1978年,中美兩國貿易額約10億美元,2014年超過5000億美元;1978年,新中國第一次向美國公派訪問學者共52名,現在,中國赴美留學人員已超150萬人,美國赴中國留學人員超過22萬人。
雖然鄧小平訪美只有短短九天,卻影響著此後中國的發展。
「如果沒有當年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克服各種困難建交,今天的一切都不可想像。」傅紅星表示,對於創業成功的大佬們,諸如聯想的柳傳志、小米的雷軍、新東方的俞敏洪等人來說,改變了他們命運、被他們視為英雄的人之中,肯定有鄧小平。
在鄧小平訪美前,也就是在1978年年底,剛剛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這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現代化建設打下基礎。但鄧小平心裡很清楚,改革開放的鑰匙在美國人手裡。
「沒有觀念解放不會有真正的改革。而解放思想之後,會發現對外交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為優先,而不是意識形態優先。」在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看來,鄧小平訪美帶來的啟示主要是思想解放和對外開放。
「這段往事的重要遺產是打開了中美關係。沒有美國,就沒有中國如今的外交局面。」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前所長資中筠這麼認為。她稱自己被影片中一個場景打動:當時,卡特總統特意安排一組美國孩童用中文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看完表演鄧小平笑得非常開心,後來還上台親吻了一個孩子的額頭。
這樣的笑容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當在美國看到宇航員從月球帶回的石塊時,鄧小平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就像走進糖果屋裡的小孩。而在大多數過往的報道和照片中,難見其起伏較大的表情。
也有在場的學者表示,這部影片還有些許遺憾,比如鄧小平自己如何評價這九天,這段往事對今後改革開放政策是否有影響……可由於鄧小平平日話少,不太表達自己,現在已無從尋找答案。
鄧小平生平「三落三起」為人熟知,但他未曾對此訴苦。這也許和他的性格有關,遇事沉著冷靜。影片中,當訪美的飛機從北京轉到上海時,突遇上海大霧,機上所有人都慌作一團,鄧小平卻冷靜地閉目養神。待機長將飛機平穩著陸時,全機人都激動地爆發出掌聲,鄧小平依然十分平靜。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瞭解鄧小平和那段歷史,如果能在影片前段加一些1979年中國社會現實情況的影像資料,可能能讓『80後』、『90後』們更好地認識當時的環境和情況。」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咨詢研究中心主任龍隆向傅紅星提出看法,若還原當時中國的歷史情況,對比之下,可加深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和感受。
對此,傅紅星也稱,這部電影也是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情況,「年輕人既要關心小時代,也要關心大時代,因為大時代對個人命運也有著深刻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