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工業落後德100年」遭疑 作者回應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6-08]

【文匯網訊】6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發佈了《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該報告稱,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英國大約落後100多年,比日本落後約60多年。消息一出,引起了網上的激烈討論,有人質疑這一結果是怎麼得出來的。為此,人民網科技記者進一步採訪了該報告的主要完成人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以下為採訪實錄:

記者:您牽頭編撰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經過媒體的報道,引發了較大爭議。您怎麼看網友的爭議?

何傳啟:《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是我們完成的第14份報告,主題是工業現代化研究,全文80多萬字。在討論中國工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差距時,我們做了四項工作。

(1)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整體水平。2010年中國屬於工業初等發達國家,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間位置;其中,中國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排名世界第57位,第二次工業現代化指數世界第52位,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世界第59位。

(2)中國工業指標的發展水平。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工業經濟、工業環境和工業要素四個方面88個指標中,3.4%的指標達到工業發達水平,19.3%的指標為中等發達水平,67.0%的指標為初等發達水平,10.2%指標為欠發達水平。

(3)中國工業指標的國際差距。分析了2010年中國工業四個方面55個指標的國際差距,其中,7個指標相對差距超過5倍,10個指標相對差距超過2倍,其他指標差距小些。

(4)中國工業與典型國家的比較。分析了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和工業經濟的10個指標與14個國家的年代差,不同指標的年代差是不同的。如果按工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比例和工業勞動力比例三個工業指標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計算,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英國法國大約落後100多年。

媒體報道的「中國工業落後德國100年」,不是完整和準確的表述方式。

完整和準確的表述為:2010年中國工業現代化水平為世界初等發達水平,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間位置;中國工業發展不平衡,不同工業指標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差距有比較大的差別;如果按工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比例和工業勞動力比例三個指標的年代差的算術平均計算,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和英國等大約落後100年。

記者:這個「100年」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何傳啟:具體計算方法是,先看2010年我國工業指標與發達國家哪一年的水平是相近的,計算出該指標的大致國際年代差;再對三個指標的年代差進行一個簡單的算術平均,計算出三個指標的平均年代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指標的水平和差距是不同的;如果採用中國水平高的指標,計算出來的年代差就會小一些;如果採用中國水平低的指標,計算出來的年代差就會大一些。

所以,講中國工業經濟的國際差距,一定要明確是哪些指標的差距,否則容易誤解。

記者:您能否解讀一下這個計算結果的含義?這個結果與人們直觀上感受到工業水平有什麼不同?比如德國鐵路公司正考慮未來購買來自中國的列車及配件,與「落後100年」給人的直觀感受不太一致。

何傳啟:關於整體和局部的感知,有些時候不一致。直觀感受往往是局部的,整體認知需要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我們國家既有高技術,也有低技術;既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也有跟蹤模仿的技術。高鐵技術就是我國引進吸收和再創新的一個成功案例,這種成功案例越多越好。目前,中國工業發展不平衡,既有地區不平衡,也有產業和指標不平衡,中國工業經濟宏觀指標的國際差距明顯。例如,2010年我國工業勞動生產率約為美國的1/9,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為美國的1/8,人均製造業出口值為德國的1/11。

記者:這個「年代差」的計算結果對我國工業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何傳啟:國際差距分析是國際比較研究的一種常用方法。它的分析結果,可為政策分析提供一種國際參照。就是在你做政策分析時,需要搞清起點和目標,然後尋求合理的路徑和對策,國際差距分析可以提供有關「起點」的信息。

記者:《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這項整體研究包含哪些內容,它誕生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何傳啟:《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定量分析1700∼2100年期間世界工業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完成1970∼2010年世界131個國家的工業現代化定量評價,所用數據主要來自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等。其次,簡要討論工業現代化研究的主要觀點,闡述工業現代化的基本原理。其三,理性分析中國工業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提出未來30年中國工業現代化的路線圖和三大議程,它是報告的重點。

我們知道,中國工業現代化是一種後發追趕型現代化,既要面對先行國家所經歷的諸多挑戰,又要面對新的經濟形態和國際競爭。2013年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計劃,推動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2015年5月,我國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

根據國際標準行業分類,工業是第二產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和公共事業;製造業是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中國工業的整體發展,怎麼辦?我們從現代化角度,提出一個「中國工業現代化的路線圖」,作為一種建議。

它的基本思路是:依照綜合工業現代化原理,採納兩次工業現代化的精華,避免兩次工業現代化的誤區; 堅持「質量優先、創新驅動、環境友好」三個原則, 實施「中國質量十年議程、工業創新議程、綠色工業議程」三個議程,重點推進工業質量、工業結構和工業環境的現代化; 加速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和智慧工業的轉型, 迎頭趕上工業現代化的未來先進水平,建設「工業質量強國、工業創新強國、綠色製造強國、世界領先工業強國」。

記者:能否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三個議程?

何傳啟:好的。首先是《中國質量十年議程》。

目前,中國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總量都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國工業質量指標很多位於世界中下游,例如,中國工業產品出口許多是低端產品,部分工程和服務質量不高,中國工業和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分別排世界第50位左右。未來10年,提高工業質量,應該成為中國工業現代化的第一優先,應該擺在經濟工作的首要地位。

工業強國不能建在地攤上,必須要有更高水平的質量保證。建議全面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制定和實施《中國質量十年議程》。力爭用10年時間(2015-2025),中國工業微觀質量達到2010年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工業宏觀質量接近2010年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工業質量強國。

建議舉行「中國質量十年議程」啟動儀式,宣佈中國工業「向質量進軍」;建立「中國質量管理中心」,重建企業職業技能體系,建立「國家質量巡迴法院」,設立「質量檢察官」等。

第二個議程是《工業創新議程》。

工業創新是工業現代化的原動力。工業創新可以產生新產業和新經濟,可以導致新制度和新觀念,可以驅動工業結構升級、工業質量提升、工業環境改善和工業經濟增長。創新政策和創新資源協同作用,提高中端和高端市場佔有率,提升核心專利擁有率。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創新驅動不能沒有發動機。建議落實全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製和實施「工業創新議程」,建設工業創新強國和智能製造強國。力爭用30年時間(2015-2045),中國工業結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工業質量接近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工業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工業創新強國、智慧工業強國和綠色製造強國。

建議打造工業創新驅動的發動機,組建「國家先進技術研究院」;組織實施「工業創新夥伴計劃」,組織實施「智慧機器人工程」,成立國家中小企業服務局等。

最後是《綠色工業議程》。

人類發展,離不開自然環境。工業是自然資源採掘、加工和再加工的產業,必然與資源和環境緊密相關。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我國政府高度關注環境問題,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普遍採用工業生態學和生態現代化原理,採用預防和創新原則,通過綠色技術創新、綠色制度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結構生態化),推動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目前OECD國家環境指標與經濟脫鉤率超過50%。

我們認為,工業發展不能「一根筋」,不能只講增長不講環境。建議實施「綠色工業議程」,建設綠色工業強國,實現工業與環境的共贏。力爭用30年時間(2015-2045),工業環境影響主要指標接近發達國家平均值,工業環境管理主要指標達到發達國家平均值,工業環境質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自然生態系統恢復良性循環,工業生態文明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建議建立環境質量責任制和環境損失20年期內追究制,制定和實施污染總量控制計劃,建設一批清潔生產示範項目和綠色工業園區,建立環境信息和污染企業定期公佈制度,研製國家資源安全和能源安全戰略等。

通過實施中國工業現代化的路線圖和三個議程,中國工業的世界聲譽,要實現三次躍進: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質量,從中國質量到中國標準,從中國標準到中國設計。

      責任編輯:東方
「工業落後德100年」遭疑 作者回應      [2015-06-08]
高考落幕 「後高考經濟」持續升溫      [2015-06-08]
李小琳將調離中電投 轉任大唐電力副總      [2015-06-08]
「東方之星」最後記憶:時鐘定格21點33分10秒      [2015-06-08]
粵津閩自貿區複製推廣上海航運開放政策      [2015-06-08]
遇難者DNA身份比對預計兩天內完成       [2015-06-08]
「東方之星」清理驗收完畢 船體被封存      [2015-06-08]
故宮再度回應「裸照」事件:已報案      [2015-06-08]
《進擊的巨人》等動漫入文化部「黑名單」      [2015-06-08]
南都記者:險境取證 為新聞真實性負責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