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幾個全球奢侈品大品牌已經關閉了他們在中國一些更偏遠地點的專賣店,這一趨勢預計將繼續下去。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外媒報道,要瞭解過去15年來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行業有多重要,只要看看中國兩年來大力打擊腐敗和奢侈品消費給奢侈品銷售帶來的重創就明白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8日報道,瑞士一家知名手錶企業的總裁說,在反腐運動前,他們公司每100塊手錶中有65塊銷售到中國。如今,每100塊手錶中只有25塊是中國人購買的。
2000年,中國消費者在全球的奢侈品消費中僅佔不到2%,當時世界市場上奢侈品消費者達到1.4億,支出約為1300億英鎊。
據貝恩公司最新的世界奢侈品市場追蹤顯示,到今年年底,全球的奢侈品消費者將超過3.5億人,而中國人將占30%以上,他們的消費金額達到2300億英鎊。
報道稱,但是過去兩年來,習近平發起一場清理共產黨和政府內的猖獗腐敗現象的運動後,這一驚人的增長大幅回落。十多年來,一些頂級品牌的奢侈品一直受到商人的青睞,他們以此向在經濟活動中手握重權的共產黨官員行賄。
除了減少整體購買量外,反腐運動還改變了中國人購買奢侈品的方式。奢侈品男裝品牌康納利的總經理斯特凡諾·康納利說:「自從這項運動開始以來,中國買家變得越來越注重為自己購買,而不是為他人購買。」
他還說:「他們變得更加苛求了,而且希望更多地瞭解自己要買的東西,以及為什麼要把錢花在這上面。」
由於匯率變化、國內高額的奢侈品消費稅和更大的國際流動性,中國人開始選擇到國外購買奢侈品,而不是在中國遍地開花的零售店內購買。
報道稱,這對於法國白蘭地、瑞士手錶和意大利手袋等產品的供應商來說成了一個大問題,近年來他們大肆在中國進行店面擴張。
奢侈品行業的人士說,幾個全球奢侈品大品牌已經關閉了他們在中國一些更偏遠地點的專賣店,這一趨勢預計將繼續下去。
《金融時報》週末版專欄作家鄧永鏘爵士說:「西方奢侈品零售在中國正迅速下降,我預計更多的奢侈品商店將不得不關門。未來兩到三年將會更痛苦。」
鄧永鏘指出,中國大約60%的奢侈品消費現在是在國外進行的,隨著精通技術的消費者日益在網上對比商品價格,這種消費外流將加速。
報道稱,由於非常高的奢侈品消費稅、在中國內地做生意的成本加大、積極的定價戰略等原因,在內地購買奢侈品可能比在香港、日本或者歐洲購買同樣的產品貴得多。
2000年,大多數中國人甚至無法獲得一本護照,更不用說籤證了,但如今各國都在迫不及待地吸引出手闊綽的中國人。與此同時,全球旅行比以前變得更簡單、更便宜。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外品味的大量熏陶下,中國人改變了多年前喜歡高調炫富的習慣,而是越來越強調低調和品質。
報道稱,中國迅速發生的變化清楚地表明,全球奢侈品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這個國家輕鬆獲利的日子現在基本上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分析人士說,要在這個日益節儉的環境下取得成功,大品牌需要注重品質,並努力吸引更多有眼光的中國消費者。知名品牌必須還要瞭解,他們的大部分銷售將在這個國家之外進行,所以北京和上海等地引人注目的旗艦店將基本上作為代價不菲的營銷工具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