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201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於8月28日-30日在重慶召開。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出席並演講。黃奇帆表示,根據三中全會要求,重慶每年推進的改革有100多項,其以「PPP改革」為例稱,「各地出了很多文件,到目的為止,全國真正實施PPP模式的項目只有5000億,重慶干了2600億」。在談到投資結構時,黃奇帆表示,在重慶,三分之一是商業投資,工商產業占比25%,而房地產投資正逐年下降。「如果一個地方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佔了七八成,長遠來看,沒有增長後勁」。
以下為新浪財經發佈的發言實錄: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開壇十五年來,始終秉承自由、平等、獨立、客觀的企業家精神,兼收並蓄、創新包容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交流平台,並被譽為中國達沃斯。2015年夏季高峰會在此召開,全球精英翹楚齊聚,共謀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大計,在此我代表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誠摯歡迎各位朋友的蒞臨!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是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一帶一路」發展要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作為打開全球市場深化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本次峰會與世界大市場,「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為體契合國家戰略,緊扣發展脈搏,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我的發言有兩個任務,一個代表政府的環境致辭,以上一段就表示為致辭。下面這一段表示我對參加會議論壇,就這個主題做個發言,下面就是發言。
「四個結構」推動重慶經濟快速發展
介紹一下重慶以及跟主題有關係的一些情況: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的直轄市,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內陸開放的一個高地,這是國家賦予的一個定位。最近幾年,我們按照「十八大」的精神,推動「四化」建設: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圍繞著國家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宏觀調控的方針,特別是在最近幾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在這個推動下,我們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最近幾年重慶的經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已經連續多年GDP增長保持在全國前列。
我覺得經濟增長快還只是一個次要的目標,我自己認為重慶經濟最有價值的是四種結構狀況趨勢比較好。
第一個,動力結構。經濟發展的動力,我們常常講投資拉動、出口拉動、消費拉動,「三架馬車」在重慶是齊頭並進的。比如,我們最近的三年進出口翻了兩番,意思就是說每年要增長百分之幾十,這樣三四年裡才能翻兩番。我們2005年的時候進出口是30億美元,到2010年的時候差不多是280億美元,去年我們到了950億美元。我講這段話的意思,我們進出口增長是非常強勁的,這個動力,消費13%,商業零售還有其他各種消費也是兩位數,投資18%,所以我們三架馬車齊頭並進,動力比較強。
第二個,效益結構。我們的工業利潤,2013年漲了42%,去年35%,在今年全國工業比較困難,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下,重慶利潤是26.7%,這也是很好的情況。工業增長排名第一這不算什麼,效益能夠連續幾年增長為全國第一,這件事令人高興,因為這是投資環境很重要的一塊。同時我們金融領域的利潤也是全國比較高的,比如說重慶的銀行是全國二十幾分一的利潤,但是全國貸款的四十幾分之一在重慶,銀行的毛利率可能是全國最高之一。那麼金融、工業或者其他服務業,或者各種產業效益高,占GDP比重大,是重慶投資環境良好的一個表現。
第三個,產業結構。重慶的產業結構現在三產總量大於二產,二產裡面電子產業、汽車產業,各類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占50%以上,這個產業結構比較好,所以重慶工業效益好。另外一方面服務業裡除了六大傳統的商業零售、貿易批發、房地產或者運輸物流,傳統的金融等等,信息中介服務業,六大服務業以外。最近興起的跟國際貿易有關的五大服務業,每年增長25%,所以這一塊也具有強大的輻射和集聚能力,這是產業結構比較好。
第四個,投資結構。我們現在每年一萬多億的投資,1/3是工業投資,還有10%多是商業性投資,就是服務業的投資。所以工商產業占50%,有25%是基礎設施投資,25%是房地產投資,這個投資結構我們認為比較理想,是我們調控的目標。如果一個地方基礎設施房地產佔了百分之七、八十,長遠沒後勁,我們的稅收、就業、持續增長能力是在工商產業,在實體經濟,所以這個結構代表我們重慶未來的工商產業還會是繼續興旺的地方。我們外資投資每年50%以上在工業當中,所以這個投資結構比較理想。
重慶經濟這四個方面的結構好,推動了重慶經濟總體上持續穩定較快的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特別體會的就是改革、開放、創新,中央要求的、提倡的這個方針,是我們重慶經濟發展的主要、重要的動力。因為時間關係,我就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重慶改革開放創新上的情況。
PPP是過程要公開 投資要有盈利
改革,我們有各方面的改革,三中全會的文件裡設定的各種改革有330多項。重慶政府這幾年,總體上每年推進的改革也有100多項,重點的改革去年推動了25項,今年又推出了24項。這個面上攤開很廣泛,各個領域都有改革。我這裡就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去年推動的25項改革中的一項改革,供大家參考。就是三中全會文件裡講到的PPP,政府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投資吸引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投資,這是一項改革。全國各地都出了很多文件,也推動這方面的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可以這麼說,真正實施PPP項目的簽約然後跟進實施的,目前有5千多億,重慶干了2600億。
為什麼我們幹得比較快?說明全國,包括在座的許多投資者都願意參加各個省的PPP,那為什麼我們這個地方簽約快、行動快呢?關鍵是這個改革方案抓住了PPP的要害,就是投資收益這個關健詞。因為所謂PPP找老闆來投資是要講究回報的,政府投資如果長期沒有回報就變成政府債務,而中國政府基礎設施發展的較快,形成的債務餘額較大,地方政府債風險較高,也正是中央提出來要PPP的方式,幫助地方政府減緩這方面壓力,又能促進發展,同時還能讓市場有更多的活力。
那麼市場參與者不是雷鋒,他必須有回報,那麼政府如果長期沒有回報是債務,是風險,企業如果長期沒有回報,不可能持續,也不可能搞這個PPP。
所以我們設定了PPP是表現為過程要公開,投資要有盈利,沒有暴利但是必須要有盈利,利益要共享,風險要共擔等等這些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具體落腳的時候,我們市政府做的方案就是落腳在五種投資怎麼回報的概念上,所以我們提出了PPP的五種投資方式。
第一種,如果這個項目投資回收的標準、價格是完全市場化的,比如說高速公路的收費,定了價以後投資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每年有收益,效益是良好的,大家願意搞,市場化放開,這是一類。
第二種,有些投資產生的收費可能只能回收一半,沒有盈利,甚至本金也只能回收一半。這裡有票價的問題,污水處理價,各種公共服務處理價格改革要跟進,不能一年到位那怎麼三年到位,五年到位有個計劃,這裡有價格改革跟進來平衡市場。
第三種,如果你是一個政府的公共服務,但又需要巨大的投資,而且對公眾是不收費的,或者這種收費是象徵性的,是不能夠作為資本回報的概念來收的,所以也不存在要改革的問題,那就是政府的採購來平衡,把本來要一次性投入的100億,變成十年的採購資金,用十年的方式使投資者能回收他的本金和利息收入。
第四種,有的投資巨大,100年也回收不了本金,那麼政府也不可能用每年的政府採購來平衡這筆賬,政府有各種行政的資源,市場的資源,所以政府掌管的可以進行配置。比如說土地出租,土地出讓,這是政府的權利,如果一畝500萬,你修個地鐵花500億,地鐵運行收費只能平衡地鐵的運行成本加上企業的收入,但是它的投資成本這500億,如果一萬畝地,這價值500億,有個平衡。就像香港地鐵,在地鐵車站上搞100個加蓋的車站,2千萬平方的樓面地價可以有四五千億,一共200公里,投資花了幾千億,通過這四五千億就把本金收回了。
第五種,有些投資回收是有暴利的,政府本來可以自己幹,但是忙不過來,放給市場干,可能效率和效果更好,但是不能讓市場參與企業得到過分的暴利。那麼就有個約定,你投資多少,利息多少,管理費多少,利潤多少,算好賬,一旦完成業務以後,暴利切除,合理報酬到位。
實際上這囊括了PPP投資建設的各種投資回報的不同情況,你搞學校會遇上種種情況中的一種,你搞醫院也會遇上,你搞地鐵、基礎設施也會遇上,搞各種公共服務都會遇上。所以重慶市政府圍繞錢的平衡搞預案,把方案策劃好,讓投資者平衡,就能簽約。
第二個方面是負面清單,資金平衡了以後,還要防範五種情況。因為在PPP裡面,這三個P代表三個對象,一個是政府,一個是公眾,還有私人企業或者社會參與的市場單位。這三種機構互相之間不能互相坑的。
1.你不能用高利貸固定回報的概念,把風險都轉給政府,然後自己享受高額的回報,這是以前PPP裡面有許多假PPP的情況,實際上是債權,政府根本沒有轉移債權,而且是高利息的,比你自己直接在銀行借款利息會高得多,這是假PPP。
2.要防範企業如果投了資,二三十年如果遇了不可抗力的破壞,政府搞的項目破壞了,政府可以拿錢救災。老闆投的項目被破壞了,他再拿一筆錢就賠本了,這時候政府要把它當做自己的公共設施一樣救災、解決,這裡面要有協議條款,要有防範,防止投資者吃大虧。
3.不能政府和企業一旦合作了,不顧公眾利益,讓企業隨意調價,最後公眾受不了。有的外國水廠壟斷了以後隨意調價,水價搞得全國最高,這裡大家就會有意見。
4.PPP談判過程包含了土地的談判,項目的談判,各種招投標的談判,要比一般的工程項目複雜得多。防範PPP的利益交換,公開、公平、公正、陽光操作很重要。
5.一個省如果有幾十個城市,同樣一個項目,如果20個城市有20種PPP,那也是不行的,也要有一個規範。
所以,大體上我們負面的問題涉及這五種,要平衡。正面的問題涉及到五種資金的回報方式,要搞清。當你把這樣的概念想清楚了就是改革,就是體制機制的調整,就會促進生產力。
重慶因為做得比較深,符合市場原理,所以我們去年搞了1300億,今年搞了1300億,重慶政府規劃未來到2020年要搞的基礎設施總量是18000億,其中10000億還是政府要拿錢干的,包括中央財力的錢,4000多億是地方政府的錢,有8000億可以甩給市場來幹,每年1300億,6年時間大體8000億。
這既不會增加政府的債務,又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改革能產生紅利,改革能使資源優化配置,改革是使各方面能夠共同受益的,所以好的改革能讓這個社會更加精神煥發,這是一個例子來說明改革的意義,改革是動力,改革不是抽像的口號,是非常具體的市場化的活動。
對外開放要有新的高度、廣度和深度
第二個是講開放,開放不是主觀的開放,是一個理念。一個地方開放不開放要體現出一些特徵:
1.你是開放的地方肯定是交通樞紐,通向國內外,通向世界,是大通道、大樞紐的所在地。
2.你是口岸,如果自稱開放而沒有一個口岸,那你開放是空的,開放的地方一定有口岸功能,口岸就是通向進出口的關口。
3.開放應該有貨物進出,服務貿易進出的平台,這種平台包括貨物貿易保稅進出的保稅區,服務貿易保稅進出口的自由貿易區等等,這個平台也很重要。
重慶這幾年作為內陸西部的城市,原來既沒有國家級的樞紐交通,當然也沒有口岸,也沒有保稅區。五年前這些東西都不存在,但是最近的幾年,在中央的支持下,中央各部委的推動下,重慶創造條件,逐漸形成了口岸。2000年的時候一年吞吐量是300萬人,現在的吞吐量是3000萬人。
全球100個機場增長最快的10大機場,排第一的是重慶機場,第二是迪拜機場,這是聯合國民航組織的一個信息,說明重慶機場成了國家級的樞紐。港口也從2萬個集裝箱吞吐量發展到了100萬個集裝箱的吞吐量,因為內河100萬個集裝箱是一個國家級的高水平的口岸。
為此,交通部去年為重慶100萬的集裝箱吞吐量發來賀電。「渝新歐」是國家批准的從重慶到歐洲的鐵路大通道,所以重慶現在有水、陸、空三個通江達海的交通樞紐。同時,這三個交通樞紐各賦予了一類口岸,重慶內陸有三個一類口岸,同時我們有機場、港口、鐵路幾個保稅區。
由於有了三個三合一的口岸開放特徵,重慶的開放度就提高了。所以我們的進出口能夠從幾年前的七、八十億美元,發展到現在九百五十億美元,今年會一千多,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增長。
這幾年我們的外資也大幅度增長了,原來中國每年一千多億美元,沿海八個省就有八百多億,西部才二三百億。現在重慶已經連續幾年,每年一百多億美元,它帶來的不僅是資金,帶來的是技術,帶來的是市場,帶來的是人才。中國每年一千多億美元,相當於金融界的M0,基礎貨幣發行,一千億美元,六千多億人民幣(6.3865, 0.0000, 0.00%),相當於給我們增發了六千億的基礎貨幣,推動整個中國經濟不能只用這一千億美元來算賬。
所以外資對於一個地方很重要,我們不能說我們外匯儲備多了,外匯不需要了,這一千多億不要了,這裡有多種多樣的功能,這也是個開放。在這樣的開放過程中,當然能推動重慶經濟加速度的發展,我們下一步還要想著把重慶的開放,現在正在半山腰,還要有新的高度、廣度和深度。
高度,就是要把現在的WTO環境下的保稅區的這種概念進一步提升,向上海、天津、福建、廣東學習,自由貿易的境界,可推廣的東西重慶都要跟進。
深度,在重慶的範圍內,各種服務貿易領域、金融領域,各種各樣的開放要進一步的延伸。
廣度,重慶的進出口帶動了重慶這個地方從幾十億美元到上千億美元的進出口,幾年時間的進步,只是帶動重慶本土的。一個真正的口岸不僅是本土企業的進出口,而且是貨物的轉口貿易和總部貿易的口岸,口岸一定有這個功能。上海、廣東50%的進出口都是轉口和總部貿易,本地企業進出口是50%。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自己進出口,所以下一步重慶的進出口怎麼為兄弟省市服務,能夠用我們的機場,我們的鐵路,我們的港口為兄弟省做10%、20%或者30%的轉口,這也是我們的任務,就是廣度上說,把開放搞好,使重慶更好的發展。
重慶汽車產業還有百分之十七八的增長
再一個就是創新,除了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科研成果產業化創新這些常規的,約定俗成的理念以外,很重要的還有一個增長方式的創新、商務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而作為我們管理層,更多的要研究這個社會這些方面的創新。中央講調整產業結構,前面有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意思就是不轉變增長方式,你這個產業結構想調也調不過來,重慶這方面就嘗到甜頭。
比如我們這幾年之所以有全國最大規模的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我們就是轉變了一個發展方式。一般而言加工貿易各個地方抓一個產品總是抓一個總裝,我們最近幾年,凡想要發展的一個產品,一個產業,一定按照這個產品、產業的產業鏈,從上、中、下游,上游的研究開發到零部件製造,到核心部件的製造,到總裝。下游到銷售、結算,整個的生產性服務業到製造業整個產業鏈佈局了以後,有多少企業一網打盡,一起幹,形成產業集群。
那麼我們號稱「5+6+860」,5個品牌上、6個代工企業、860個零部件企業,形成了產業集群。這個產業集群包括品牌商的研究開發和銷售結算,這都是服務業,都放在重慶。比如惠普,他在全球的銷售結算,一年一千多億美元,本來在新加坡,現在在重慶,這是很重大的概念。這一千億美元有1%的利和稅可以留在重慶,這個概念是服務業。
代工企業是總裝,860個零部件企業,基本上把台式電腦、顯示器、打印機、筆記本電腦、各種服務器、通信設備部件都留在重慶,這個概念下我們產業鏈的效益就比較好,物流成本就特別低,同時互相影響、互相平衡,東方不亮西方亮,不會大起大落。因為這六、七個代工廠代表了全世界90%的製造業,就這種產品的製造業。那麼有時候他得到了一個大單,那個企業掉下去了,有時候那個企業得到大單,這個企業掉下去了,集群都在重慶,我總體是平衡的,所以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今年重慶的電子產業利潤居然增長57%,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860個零部件企業,大部分投產了,物流成本極大下降,整體上效益體現出來了。講這個概念就是轉變增長方式,帶動大集群的發展。同樣我們的汽車產業,重慶去年生產了263萬輛汽車,全國總量第一。今年重慶的汽車預計會到300萬輛以上,繼續保持第一。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重慶成了國內最大的基地。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各地的汽車廠,基本上有龍頭企業的,比如說有一汽、二汽、上汽、北汽,所在地不大會把其他廠商再招到本地來。如果某個地方沒汽車,要招大廠家的話,招來一家也不會招第二家,就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全國企業倒不少,上百個汽車廠,但是分得比較散。
重慶叫做「1+12+1000」。「1」是長安廠,這在全國是前五位的,不妨礙我們把其他企業招來,我們有6個全國大企業,北汽、上汽、二汽都在重慶市場。同時我們有6個國際知名的品牌廠,通用、福特、韓國現代、日本五十鈴,還有依維柯,這樣就有很多知名廠商在這裡下單造整車,有1000個零部件廠,他的成本、效益、技術各方面都比較好,所以全國汽車從去年10%的增長率,到今年六七月份的1%、2%的增長率,而我們重慶的汽車還能有百分之十七八的增長,跟集群競爭力有關。
因為時間關係,我就舉這三個例子,表示改革、開放、創新形成的混合動力是我們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最強大的動力。一路一帶、長江經濟帶又為中國內陸走向世界形成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座的亞布力的企業家和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我們真誠地歡迎大家到重慶來發展,利用黨中央國務院給我們賦予的空間和動力更好的發展,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