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2015未來之星分享會在深舉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10]

【文匯網訊】(記者李望賢 深圳報導)2015未來之星綠色深圳行暨分享會10日在深圳舉行,60多位同學在參觀了綠意盎然的深圳建築科學研究院後,一同愉快地回顧了此前參加未來之星活動的點滴。大會為10位同學頒發了優秀實習感言,並有5位同學上臺與大家分享實習交流的見聞和趣事。蘇港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2014年總會會長、前海深港青年事務專業諮詢委員會委員關俊華,以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港島義工團副團長、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青委會副主任、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青年部主任徐景勝作為嘉賓為同學們分享長期在兩地交流的心得,他們鼓勵同學打破只從傳媒上獲得的對內地的刻板印象,親自到內地感受最新發展變化。

未來之星同學會總幹事解玲介紹,由香港《文匯報》牽頭成立的未來之星同學會迎來10週年紀念,今年特別舉辦「十大傑星」評選活動,目前提名已經截止,正在進行評審,結果將於10月26日揭曉。

嘉賓:內地機遇多 港生宜開闊眼界

內地發展迅猛為港生帶來巨大機遇,關俊華為同學們分享自己長期在兩地工作的經驗,他說自己在國外讀了10多年書,回香港時剛好遇到金融風暴,去了一家臺灣公司工作,要經常在香港、內地兩邊走。10多年來感受兩地發展變化,如今內地科技發展很快,例如微信、淘寶等使用非常廣泛,機會也很好,毗鄰的廣東就有前海、南沙、橫琴等新區為香港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希望同學們更深入到內地體會。他還建議同學多到內地交朋友,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資訊,更好瞭解內地。

徐景勝引用中國一句古語「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鼓勵同學。他說,香港是國際大都市,香港人經常在各國遊走,但對內地的認知主要來自傳媒,往往有時有些偏聽。比如有些同學以為內地大學生是書獃子,但其實很多內地大學生素質已經很高,精通多國語言,他們很好地裝備了自己。兩地融合是大趨勢,兩地學生接軌也已經很緊密,香港的同學們要多開闊自己眼界,希望同學們強化香港學生的國際特色,瞭解國家最新的發展戰略,發揮獨特的作用。

實彈射擊體驗震撼 同學贊內地發展令人矚目

來自香港教育學院的羅悅棋和香港中文大學的蔡國君分別參加了江蘇團和北京國情班,他們表示,交流團的活動給他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同學會每天安排的活動讓他們增長了見聞,感受深刻。

其他同學也彷彿打開記憶的匣子,回憶起交流期間的點滴趣聞。

參加江蘇團的楊傑、何泳琳表示,參觀軍營體驗實彈射擊的體驗最令人震撼,內地的發展也令人刮目相看。何泳琳說,剛開始見到有一個「參觀蘇州農村新建設」的行程,還以為是去條件很艱苦的地方,沒想到是一個濕地公園,而且已經成為發展很好的旅遊景點。楊傑對志願者也印象深刻,大讚對方很熱情盡責,完全不會令人感到有隔膜,而且對方非常多才多藝,大家相處融洽,成為很好的朋友。

親身接觸交流 同學更客觀瞭解中國發展

參加北京國情班的葉清怡、羅敏詩、林雅錡則對北京的空氣印象深刻。她們紛紛表示,出發之前天津港爆炸事件一度令他們擔憂北京的天氣,甚至準備了許多口罩,但一下飛機卻發現藍天白雲,口罩根本沒派上用場。

林雅錡表示,在清華大學的課中,教授們客觀評價中國的發展,現在中國是還有很多問題,但不能因為有問題就什麼都不做,而是應該嘗試去改變。葉清怡表示,很驚訝在清華大學的一個區域發現很多西方建築,很像自己之前去美國看到的一些大學的風格,覺得其實內地也很開放,能夠接納西方的元素。

羅敏詩則對清華大學的志願者有很好的評價,她說他們很有禮貌也很有文化素養,與他們交流才知道我們所認為的內地和他們接觸到的並不相同,她感慨不能只看香港傳媒怎麼報導。

大家一致認為,交流團讓自己更好地瞭解內地,增長了見聞,也對今後職場有所幫助。分享會在氣氛熱烈的有獎問答環節中結束。

      責任編輯:吳筱惟
訪京豫識國情 未來之星「踏出一步」      [2015-09-14]
歐陽曉晴冀蘇港青年增強交流      [2015-09-02]
「星燭」美麗江蘇 百港生抒家國情      [2015-09-02]
港生讚不虛此行 冀為兩地出力      [2015-08-30]
未來之星國情班近百港生清華大學結業      [2015-08-30]
少將為未來之星國情班學員授課      [2015-08-29]
未來之星拜師學拳 點贊中國文化      [2015-08-28]
未來之星近百名學員訪外交部      [2015-08-27]
訪蘇收穫豐 未來之星領國情結業證      [2015-08-26]
未來之星遊江蘇 南京大學結業禮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