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田雯 南京報道)未來之星江蘇參訪團於本月26日迎來行程「最後一天」,百名港生上午參觀了南京博物院和中山陵,下午在南京大學舉行了國情班結業典禮,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司錦泉、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歐陽曉晴、南京大學宣傳部部長王明生、未來之星同學會副主席嚴中則、楊明奇等出席。司錦泉及歐陽曉晴為百名港生頒發結業證書,未來之星同學會更於現場獲贈3位著名畫家專程為是次活動創作的水墨畫,令為期8天的未來之星江蘇參訪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
當天上午9時,百名港生參觀了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國第二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這裡珍藏了由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近50萬件珍貴文物。同學陸續走進青銅器館、陶藝館、玉器館、明清瓷器館,為豐富且精緻的文物驚歎不已。當中,實景打造的民國館,讓港生感覺猶如瞬間「穿越」時空。
學員之一何欣庭表示,香港也有博物館,但文物沒有這麼多,「這裡的民國館重建了一條民國街道,很有特色,能看到中國一個時代的歷史,有那個時候的火車、汽車,感覺穿越了時空,十分有趣。」
走出博物院,未來之星來到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的中山陵。穿過標誌性的「博愛」牌坊,港生開始攀登392級台階,陸續登頂,瞻仰了孫中山陵寢,並在中山陵最高處眺望南京風貌。
下午兩點半,百名港生在南京大學知行樓領取了國情班結業證書,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歐陽曉晴致辭時表示,非常感謝江蘇各界對是次未來之星江蘇之行的大力支持,讓港生進一步了解祖國歷史,親身體會了江蘇深厚的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發展成就。
歐陽曉晴又提到,同學參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向遇難同胞默哀,更進一步增強了家國情懷。整個行程當中,香港與江蘇大學生志願者同住同行,加強了交流,成為了朋友,希望各人回港後,與同學和家人分享江蘇之行的收穫與感受。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司錦泉表示,活動非常有意義,同學領略了江蘇之美,也感受到了家國情懷,對江蘇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他曾在香港工作過15年,在現場用粵語告訴同學:「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國好」,同學以熱烈掌聲回應。司錦泉希望港生更多到江蘇參觀訪問,將來更可到當地創業。
未來之星同學會代表黃晶蔚表示,江蘇之行收穫甚豐,了解到祖國歷史和江蘇的深厚文化與現代發展成就,更結識了很多朋友,回港後一定會把江蘇之行的感悟與同學和家人分享,讓更多港人了解祖國、了解江蘇。
結業典禮上,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著名畫家孫元亮、張廣才、顧憲特意向未來之星捐贈了他們為是次活動創作的水墨作品。孫元亮《天地和同》孔雀圖雍容大氣,體現了香港與祖國同心,希望世界和平、天地祥和的畫意;張廣才《舞韻》人物造型誇張,色彩濃烈,象徵着香港與江蘇兩地青年激揚的青春和對生活的熱愛;顧憲《古清涼寺》則以南京古剎入畫,讓港青在新金陵畫派水墨神韻營造的意境中,對南京和江蘇之美留下更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