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五中全會前瞻:「十三五」規劃十大看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12]

【文匯網訊】據新浪財經報道,「十三五」規劃是國企改革方案之後最值得期待的中央文件,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規劃。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朱振鑫、張德禮結合歷次五年規劃的經驗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梳理出「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關鍵領域:經濟增長、信息技術、服務業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人口老齡化、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PPP)、國企改革、軍民融合。

詳文如下:

五年規劃全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我國於1953年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至今已制定十個五年計劃和兩個五年規劃,其中很多規劃引領了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最早的一五計劃確定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為中國工業化道路奠定了基礎,而近期的十五規劃首次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二五規劃開啟十大戰略新興產業。

「十三五」規劃注定會成為最關鍵的五年規劃之一。中國目前正處於三期疊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又是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時間截點前的最後五年,特殊時點決定了「十三五」規劃將更加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一方面,為完成人均GDP和城鄉居民收入翻兩番的目標,「十三五」時期GPD平均增速需達到6.5%;另一方面,傳統製造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而新經濟尚未崛起、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目前已進入收官階段。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啟動「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公開招標宏觀經濟、教育、農業、房地產、國企改革等領域的25個重點課題。各課題中標單位於2014年年底將課題成果提交至國家發改委,國家發改委根據課題研究成果,形成初步思路後交至中央。2015年初,再由中央委託各部委,形成相關領域的規劃建議。

「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最終將形成兩份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簡稱規劃建議)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規劃建議屬於黨的文件,由中央辦公廳、中財辦、深改組負責,15年中已經上報,10月份在五中全會審議後對外公佈。規劃綱要則屬於國務院文件,由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規劃司等負責制定,2015年下半年提交,2016年兩會期間經全國人大審議後公開發佈。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同步制定、雙向溝通,因此2015年10月份即將發佈的規劃建議可被視為「十三五」規劃的初步版本。

「十三五」規劃尚未公佈,我們如何分析?「十三五」規劃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依據黨和國家一系列相關文件框架編寫。第一個依據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這是黨中央制定的一個長期的總體發展思路。第二個依據是國務院層面的各類指導意見、辦法及規劃,這相當於國務院為落實三中全會出台的綱領性文件,其效力依次遞增。第三個依據是各部委發佈的文件和方案,這相當於各職能部門為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思路而制定的具體措施。從政策效力上講,黨中央高於國務院高於各部委,但從政策細節上講,各部委制定的文件最為具體,而且最貼近最新實際,現實意義更強。第四個依據是以往的五年規劃。根據以往經驗,五年規劃主要涉及經濟增長、產業發展、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社會文化、人民生活、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改革開放等大議題。

綜合上述四個依據,我們梳理出「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關鍵領域:經濟增長、信息技術、服務業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人口老齡化、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PPP)、國企改革、軍民融合。

一、增長目標:不一樣的7%

綱舉目張,經濟增長目標正是宏觀政策的綱。短期來看,每年兩會上制定的年度目標是宏觀政策的主要參考,而中長期來看,宏觀政策的走向則與「五年規劃」中制定的五年增長目標息息相關。

那麼問題來了,下一個五年增長目標將如何確定?根據以往幾個五年規劃,我們大體可以總結出幾條規律:

第一,增長目標一般是0.5%的整數倍,比如近四個五年規劃的目標分別是8%、7%、7.5%和7%。變動的幅度也以0.5%為基準單位。

第二,實際增長速度一般會遠超增長目標,這意味著在制定增長目標時一般會留出較大的政策餘地。從過去20年的四個五年計劃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目標從未失手。按照十二五目前進度,2015年只需達到3.1%的增速就可以輕鬆達標。

第三,增長目標的變動方向和實際增速的變動方向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增長目標一般會充分考慮實際的經濟狀況,也對後面的宏觀調控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增長目標下調或上調後,實際增速也出現了相應的下降或上升。

第四,下行壓力較大的時期增長目標也不會大幅下調,增長速度會更接近增長目標。比如,十一五實際增長11.2%,超出目標3.7個百分點。十二五經濟大幅下行4.2個百分點,但目標僅從7.5%下調到7%。

展望「十三五」時期,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假設2015年增長7%,那麼「十三五」期間只需要年均6.6%的增速(但習總書記在近期的專訪中的說法是7%),因此,從主觀角度看,中央並沒有太大必要把目標定高。而從客觀角度看,資本、勞動、土地和全要素生產率等增長要素都有下行趨勢,「十三五」繼續保持7%的增速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傳統的規律來決策,「十三五」規劃毫無疑問應該將目標定在6.5%。

但十八大以來,依靠過去的經驗進行預測變得越來越危險,同樣,「十三五」的目標也可能會打破過去的規律:也許6.5%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結果,因此最終目標很可能定在7%。第一,中央認可的經濟增長中樞應該在7%左右,如果按照傳統規律,定在6.5%能留出較大的政策空間,但政策之「錨」的作用不明顯,導致目標形同虛設,而如果定在7%,「錨」的作用更明顯。第二,以7%為目標並不意味著實際增速會大幅高於7%,也不意味著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7%。第三,目標從最初的6.5%上調到更樂觀的7%意味著宏觀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將更加積極,這種積極將主要體現在財政政策上,未來政府代替私人部門加槓桿仍是大趨勢,托底經濟、防範風險,而這也要需要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作為支持,貨幣政策也不會坐以待斃。

二、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的內涵並不局限於「互聯網+」。從存量上看,中國的信息產業已經初具規模,2014年中國信息產業消費規模為2.8萬億元,貢獻GDP 0.8個百分比。從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費多樣化與政策引導的刺激下信息經濟發展迅速,2014年信息消費規模同比增長18%,而根據工信部的預測2015年將增長15%達到3.2萬億,成為增長新亮點。預計「十三五」時期,信息經濟仍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上下游產業鏈為市場提供投資機會。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信息與產業融合。信息融合最早應用在軍事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一是與生物技術的融合,如前期被市場熱炒的基因芯片(在芯片表面固定探針,通過與芯片探針雜交測定核酸序列)、基因測序(從血液和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鎖定個人病變基因以提前預防和治療)等。

二是與製造業的融合,如物聯網(利用網絡技術將傳感器、控制器、機器和人員等連接在一起,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和遠程管理控制)、現代工業機器人(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器手或多自由度的機械裝置,可按照編排的程序運行)等。

三是與服務業的融合,發揮互聯網高效、便捷的特點降低成本,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如「餓了麼」(餐飲O2O平台)、許鮮網(在線水果B2C平台)對所在領域的傳統企業形成衝擊。

2大數據。大數據本質上是通過長期跟蹤與搜集個體數據,對存量數據進行分析後提供智能與個性化的服務。大數據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主要源於三方面因素:一是應用範圍廣,大數據技術可用於教育、醫療、交通、金融、公安偵查、招商引資等領域;二是目前大數據產業處於較低發展水平,金融、通訊、交通等數據主要掌握在政府手裡,存量數據融合與可視化程度低,經濟價值尚有待挖掘;三是政策加強引導,2015年9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爭取到2018年建立國家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加快數據強國建設。

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信息安全一切信息經濟都沒有保障。從個人角度看,國民隱私安全意識在增強,對金融、通訊、物流等行業系統安全的需求與日俱增;從國家層面看,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是唯一負責具體業務的小組。

4智慧能源。智慧能源指的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使能源開發、生產、消費的全過程更加智能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技術和能源制度體系。能源產業的智能化,以各環節的信息化為基礎,通過搜集數據以實現產業鏈優化。智慧能源是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一是目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技術,大規模商用仍需時日,需要提升新能源技術水平和降低成本,智能化是實現路徑之一;二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燃料占比63.4%,提高各環節的智能化水平有助於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資源壓力和減少有害氣體排放。

5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有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是指將信息技術、傳感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等有效集成於地面交通系統而建立的大範圍與全方位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先進的交通信息系統是智能交通的基礎,搜集多種信息後傳輸至交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處理後將信息反饋至交通參與者,並結合交通管理系統、公共交通系統等系統實現出行策略最優化。

2、相關市場主題:

1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5.61%,同期上證綜指下跌3.71%);

2智慧醫療(智慧醫療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2.77%);

3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4.62%);

4大數據(大數據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5.06%)。

三、服務業開放

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迫在眉睫:一是製造業活動收縮,服務業繁榮有助於對沖製造業下滑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二是服務業吸收勞動力能力強,未來傳統產能過剩行業過剩產能將繼續去化,服務業發展有助於實現勞動力從工業向服務業的轉移,緩解就業壓力。而服務業的發展關鍵靠擴大開放。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民營銀行。第一,利率市場化以擴大市場准入條件為基礎,信貸資源供給來源的多樣化有助於提高資金需求方議價能力,以實現資金供需雙方實質上處於同等地位。第二,民營銀行有較大增量市場。與傳統銀行不同的是,民營銀行定位於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而融資難、融資貴是現階段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頑疾之一,民營銀行面臨旺盛的資金需求。第三,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高,目前已有40餘家企業就發起籌建第二批民營銀行表達了意向。

2民營醫院。一是民營醫院有助於減輕財政負擔。公立醫院多為事業單位,財政對其日常經營提供補貼。公立醫院私有化後,社會資本方可整合上下游醫療設備、藥品等產業鏈,通過醫院定向採購的方式銷售設備與藥品,上游產業鏈所獲利潤來彌補醫院經營的虧損,實現總的盈利。二是醫護人員有激勵參與醫院轉制,一方面可獲得市場化收入,另一方面工作年限可不再受年齡限制。三是社會資本管理與運營效率更高,可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供給,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3體育產業。第一,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大,2013年中國體育產業占GDP的比例僅為0.6%,而同年美國體育產業占GDP比例高達3%。第二,高層重視體育產業發展,足球改革議題進入深改組討論,國務院也發佈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第三,冬奧會作為習近平總書記任內唯一大型國際賽事,國家將大力加強推廣與宣傳工作,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又一契機。對資本市場而言,可關注參與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體育器材、體育裝備、賽事運營與轉播等的企業。

2、相關市場主題:

1民營銀行(民營銀行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7.28%);

2民營醫院(民營醫院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8.41%);

3醫療服務(中信醫療服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3.86%);

4體育指數(體育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0.02%)。

四、全國統一大市場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減少地方政策保護,促進公平競爭,緩解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從區域內部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支撐帶」促進區域內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產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促進區域發展;落實東北振興政策擺脫增長率墊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經濟底子薄、具有戰略意義的邊疆區域發展。從區域間來看,電子商務作為新興流通方式促進了跨區域消費、帶動物流業的發展,同時對通航機場、航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區域板塊:明晰功能定位,加快區域發展

1一帶一路。首先,一帶一路戰略由習總書記親自推動,「十三五」時期多項舉措有望落實。習總書記分別在2013年9月和10月首次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此後多次在國內和外交場合倡議一帶一路戰略。其次,一帶一路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需要。PPI持續42個月為負且跌幅不斷擴大,重工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在國內去產能的同時需要開拓海外市場。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將帶動水泥、鋼鐵、化工等產能過剩的上遊行業產品輸出與產能輸出。再次,一帶一路戰略有助於提高外匯使用效率。2014年中國擁有將近2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而淨投資收益卻是負298億美元,而同年日本欠了將近4.5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負債投資淨收益卻高達2288億美元。中國需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擴大對外直接投資提高外匯使用效率,而不是將過高比例外匯配置於外國政府債券(2014年年末將近1/3外匯配置於美國國債)。最後,一帶一路戰略將提振多個行業。一帶一路建設依賴於「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將為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教育、醫療和進出口等行業企業創造新機遇。

2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京津冀協調發展。早在2001年即有學者提出大北京規劃,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協調進展緩慢,2014年2月26日習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正式將三地協調發展推至國家戰略。其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將促進產業調整。北京定位於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天津定位於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26.61, 0.00, 0.00%)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和改革先行示範區,河北定位於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將促進產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加快區域整體發展。最後,三地協同發展將促進三地間的連通,帶動交通、物流、通訊、旅遊等產業發展。

3長江經濟帶。一方面,長江經濟帶現有經濟體量大。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另一方面,長江經濟帶增長潛力大。長江經濟帶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具有產業優勢和人才資源優勢,而且城市密集,沿江城市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2.16倍。長江經濟帶戰略通過促進東中西互動、沿海區域與沿江區域協調發展,有助於發揮區域內省市優勢、挖掘增長潛力。

4其他地區。主要集中在邊疆區域:一方面經濟底子薄,需要加快對邊疆地區的扶持,縮小其與中東部的發展差距,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須舉措;另一方面,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十三五」時期,國家應相當重視加快邊疆地區的發展。

4.1)東北振興。第一,東北地區GDP增速全國墊底。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因產業結構失衡、轉型遲緩,主導產業崩塌式下滑導致經濟增速放緩。2015年上半年遼寧、黑龍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別為2.6%、5.1%、6.1%,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倒數第三、倒數第四。第二,東北振興計劃需要強化政策支持。東北振興計劃最早於2003年提出,但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看,成效並不顯著。近期已有政策扶持,如大量財政撥款給新興產業與國企,工業製造2025也給東北安排了大量項目。第三,國家扶持重點由國有企業轉向民營企業,產生新的增長點。東北國企佔據大量資源,導致民營企業發展緩慢,區域經濟增速墊底與此也直接有關。第四,東北地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作為對俄羅斯與朝鮮的屏障,東北的發展關係國家穩定與安全。

4.2)西藏板塊。第一,西藏經濟發展水平落後,2014年西藏人均GDP為2.9萬元,僅佔全國人均GDP的62.7%。第二,西藏站上了政策風口。西藏經濟發展議題進入政治局會議討論,8月25日至26日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會議召開,高層已高度重視西藏的發展。第三,西藏具有特色優勢產業。富含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可燃冰、銅、鐵等儲藏量大;旅遊資源豐富,2014年旅遊業收入204億元,佔地區GDP的22.15%;藏藥產業則是近年西藏地區增長最快的產業。

4.3)新疆板塊。第一,新疆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水平提高有助於減少分裂勢力衝擊,促進邊疆區域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第二,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中通往中亞的窗口,迎來了發展機遇期:一方面區域內資源豐富,利用「一帶一路」中內地與新疆的互聯互通,將資源銷往內地;另一方面可作為貨物中轉站,將從內地採購的商品銷往中亞等國家。

(2)區域板塊間:互聯互通

1電子商務。首先,電子商務獲政策扶持。電子商務能促進消費、帶動就業,李克強總理多次為電子商務點贊,2015年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其次,傳統企業紛紛開展線上零售業務,如服裝、鞋帽類企業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開設網店,拓展銷售渠道。最後,傳統企業與電商巨頭結合,如京東入股永輝超市(10.74, 0.00,0.00%)拓展O2O業務、蘇寧電器(13.05, 0.00, 0.00%)加大電商投入並與阿里巴巴[微博]互相持股。

2物流業。一方面,便捷的物流業能夠促進商品跨區域流通,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對物流業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國內尚無快遞企業上市,但物流業的發展增加了對配套設施如物流信息化產品、車輛等的需求,給相關產業帶來新機遇。

3通航機場。根據民航總局的規劃,2025年之前將新增2500個通航機場,以滿足現階段不斷擴大的通航機場供需缺口:一方面,現行民航法制約了通航機場供給。民航法對機場距離半徑施加了限制,導致部分有通航需求的城市不能建設;另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以及播種、旅遊、環境監測等通航需求增加,又對機場的普及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間,將有一批通航機場開工建設,給機場建設與運營、飛機設計與製造企業帶來新的市場。

4河流梗阻疏通。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特別指出要發揮黃金水道獨特優勢,建設長江經濟帶,而發展長江經濟帶,首要任務即是建設好基礎設施、做好梗阻性的航道清淤和疏通工作。目前武漢和重慶正在做長江清淤工作,南京、蕪湖、宜昌等節點城市也做了部分梗阻性的航道疏通工作。預計《長江經濟帶規劃》將於年內出台,《規劃》將明確各省市的分工定位與產業佈局。隨著分工定位的明晰,區域性的梗阻工作規模有望井噴。

2、相關市場主題:

1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3%);

2京津冀(京津冀一體化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2.6%);

3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0.7%);

4西藏板塊(西藏振興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7.86%);

5東北振興(中證東北振興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下跌8.19%);

6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2.98%);

7物流業(中信物流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0.94%);

8機場(機場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4.5%)。

五、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

加大收入分配調節,採取精準扶貧措施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基尼係數為0.469,達到社會不安定的數值區域,而實際情況可能要比官方數據更為嚴重;二是貧困人口基數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為貧困標準計算,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有7000萬;三是習總書記多次提及「精準扶貧」,今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一,政策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第二,農業產業化也是現實之需。城鎮化推進後,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減少,需要通過產業化經營整合閒置的土地資源。第三,現代互聯網技術與物流體系,使農產品(14.73, 0.00, 0.00%)定位更加精確、市場更加廣闊,為產業化經營拓展了銷售渠道。巴中市計劃建立電子商務服務點,因地制宜選擇品種建立特色產業,建立包括農產品交易中心、產業園區、商貿物流中心等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社會資本參與扶貧。第一,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增長空間大。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交通、通信、自來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薄弱,擴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供給是扶貧工作重要內容之一。第二,地方政府願意以PPP等形式讓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於使用者付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減少前期資本支出;對於政府付費項目,地方政府可將短期支出長期化,緩解當期財政壓力。第三,社會資本在參與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營中時,拓展了市場範圍,獲得相對穩定的長期受益。

3能源扶貧,尤其是光伏扶貧。第一,能源扶貧是五年內農村地區實現小康社會的必要舉措。能源是制約農村地區致富的因素之一,產業的發展需要能源支撐。第二,2014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利用6年時間組織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通過建設安裝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光伏電站等,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第三,光伏產業在2009年前後經歷了一輪產能快速擴張,目前已出現產能過剩,通過光伏扶貧開拓農村市場,也是化解行業產能過剩的措施之一。

4鄉村旅遊。國家層面加強對鄉村旅遊重點扶貧村的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8月11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將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5農村金融。第一,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村金融的發展。但農村地區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信用評級機制、農民與金融機構缺乏信用積累等原因,使得農村金融發展緩慢。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報告2014》顯示,農村家庭的正軌信貸可得性約為27.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0.5%,而農村民間借貸參與率高達43.8%。第二,政策扶持農村金融,如央行[微博]對涉農貸款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與城商行實行定向降准與額外降准、財政部注資農發行。第三,目前涉足農村金融的機構較少,以農業銀行(3.09, 0.00, 0.00%)、農發行、郵儲銀行、各農村商業銀行為主。在大量的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前,金融機構若能做好理論研究與實踐調研、完善風險定價機制、做好風控工作,則有望分得農村金融的一杯羹。

2、相關市場主題:

1農業(農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3.83%);

2能源(能源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下跌14.42%);

3旅遊(餐飲旅遊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5.69%)。

六、人口老齡化

按照國際老齡化的界定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10%),我國於1999年即進入了老齡化。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對經濟與社會的負面衝擊也愈發明顯:一方面因勞動人口比例減少,人口紅利不再甚至變成累贅,中國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需求結構變化,根據美日經驗,房地產進入長週期下行通道,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失速。

預計「十三五」時期,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將從兩方面發力:一是放鬆計劃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齡化壓力;二是增加與養老相關的服務業供給,滿足老齡人生活與精神層面的需求。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二胎政策.201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與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於2014年上半年實施了該政策。目前來看政策效果不明顯,2014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僅比2013年增加47萬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購房成本高及生育觀念的轉變。根據報導,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全面放開二胎,通過擴大基數增加人口出生量,與之相關的母嬰食品、幼兒教育、玩具等行業迎來利好。

2養老設施建設。一方面,我國未能充分應對人口老齡化,養老設施嚴重不足。以上海市為例,2013年上海市養老床位只有10.8萬張,占老年人口的2.8%,與規劃的3.75%有較大差距。上海作為養老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尚如此,其它省市養老設施供需缺口更大。另一方面,政策正在引導加快養老設施的建設。《國務院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規定各地新建城區和新建小區都必須按照標準建設養老配套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提供。

3養老服務企業。第一,國家鼓勵加快培育養老服務企業。專業化、規範化的養老服務機構,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打造規模化、連鎖化的龍頭企業。第二,目前國內養老服務市場中,各企業主要提供區域內養老服務,並無龍頭企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掘金養老服務市場,行業競爭加劇,市場機制將使養老服務供給集中於擁有資金與相關資源、經驗的大企業。

4養老家政服務。隨著老年人口規模的增加,對養老家政服務的需求也在擴大,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需求:一是生活需求,包括餐飲、助浴、助潔、助醫等;二是精神需求,包括老年教育、文娛活動、心理咨詢安撫等。對市場而言,可利用互聯網建設居家服務網絡平台,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服務繳費等老年人需求的服務項目。

2、相關市場主題:

1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1.50%);

2養老產業(養老產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9.92%)。

七、生態環保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根據《2014中國環境公報》,全國4896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的比例僅為10.8%,而水質較差與極差的比例分別高達45.4%、16.1%;161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比例僅為9.9%;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

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十三五」規劃中生態環保建設將進一步強化。「十二五」規劃的24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有8項是關於資源環境的,除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外,其它均為約束性指標。隨著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突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保建設壓力有增無減。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第三方環境治理。第一,政府大力推廣第三方治理。相比於政府直接治理,第三方企業擁有技術、成本等優勢,有助於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在環境治理中被寄予厚望。第二,第三方企業參與環境治理意願強。環境治理市場規模龐大,如僅「水十條」投資額即達到萬億規模以上,而且污染治理項目通常收益穩定、回報週期長。已有相關上市公司參與第三方環境治理,如巴安水務、碧水源等。

2新能源。一方面,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化石燃料為主,2014年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83.1%,而水電、核電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僅為11.2%。另一方面,新能源應用領域有較大拓展空間。目前新能源主要應用在汽車領域,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進步,未來可在建築、製造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3環保交易。一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另一方面,相關試點工作已展開,十三五時期有望形成全國統一市場。目前已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水權交易試點,節能量交易也處於研究階段。據有關官員在中國高鐵節能減排論壇透露,2016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方交易市場,首批試點行業包括鋼鐵、電力等6大行業。

4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有利於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通過生產和生活系統的循環鏈接,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將煤礦石、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十三五時期,循環經濟的試點範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方面,各省市正開展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對試點的項目在投資、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另一方面,部分上市企業也積極參與循環經濟,如豫光金鉛作為全國最大的產鉛企業之一,致力於再生鉛的研究與生產。

2、相關市場主題:

1環保(環保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4.14%);

2新能源(新能源指數年初至今上漲11.83%);

3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指數年初至今上漲18.71%)。

八、投融資體制:PPP

十三五時期,PPP模式在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項目中的應用將得以進一步推廣:一是制度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約束了地方政府違約責任;二是隨著成功項目的推廣與PPP培訓,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對PPP具體操作瞭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導,財政部設立PPP專項引導基金、對部分項目提供財稅支持。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業主導,43號文限制了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職能,對於新建項目和未完工存量項目,優先安排PPP模式建設。隨著PPP簽約率的提升,PPP模式對城投債的替代性增強,為資本市場提供投資機遇。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參與PPP項目的企業。正如前文所言,後續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項目將更多由PPP模式建設,傳統的政府主導模式比例縮小。為適應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建設模式的變化,已有上市參與到PPP項目中,如華夏幸福、中信水務等。通常這些企業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專業人做專業事,利用其專業能力提高更高質量的服務產品。二是具有成功運作PPP項目的經驗,更容易複製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招投標過程中也更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青睞。三是為所在領域的領頭羊,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能夠調動的財力、政府關係以及專業領域的能力使他們在PPP項目中有天然的優勢。

2PPP融資服務.PPP項目多為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而且融資工作主要由社會資本承擔,對社會資本的資金實力有一定要求。目前PPP模式應用成熟的國家中以債權融資為主、股權融資比例較小,而中國的PPP與BOT項目中,主要為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能減少企業資本佔用,降低企業成本,未來PPP項目債權融資是發展方向。現階段PPP項目債權融資特別是債券融資正逐步放開,國開行已開展相關業務。但需要注意的是,因PPP項目與公眾利益相關,需確保項目債權融資安全以免因槓桿原因導致項目失敗,因而PPP債權融資發展進程可能是穩中求進。

3PPP咨詢服務。PPP模式的發展,催生了PPP咨詢服務市場,未來將有較大增長空間:第一,目前國內PPP咨詢服務企業較少,僅濟邦咨詢和大岳咨詢兩家寡頭壟斷市場。第二,PPP咨詢服務費用高。根據國外經驗,PPP項目咨詢費占項目總費用的比例在1%左右,PPP項目咨詢費貢獻了普華永道等審計咨詢類企業非會計收入的很大比例。第三,PPP業務較普通模式複雜,企業也有咨詢需求。在參與項目時,企業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盈利能力、融資結構設計、項目糾紛處理、豁免移交、項目期滿後與政府交接等環節進行瞭解與分析,產生了市場需求。

2、相關市場主題:

1公用事業(公用事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8.28%);

2咨詢服務(調查和咨詢服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7.07%)。

九、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揭開了並不神秘的面紗。大家關心一個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市場的「救市主」?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革的核心從來不是為市場炒作主題,而是為實體解決問題。即便是一個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滿足資本市場漫無邊際的幻想,畢竟投資者並不能代表所有人。更何況,在此之前,一千個投資者已經賦予了國改一千零一種天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佈之前就注定是一個不可能超預期的方案。對投資者來說,更理性的選擇是放開所有幻想,找找這份現實的方案中與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推動國資證券化。本輪改革的一大優勢在於,資本市場和金融工具比以往更完善,為推動國資證券化創造了條件。國資證券化一方面可以解決誰來買國有資產、誰來盤活國有資產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公開市場的競價和監督促進政企分離,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對於證券化程度不同的國有企業,可採取如整體上市、借殼上市、反向收購母公司等不同模式提高證券化率,目前已有12個省市公佈了量化的國資證券化目標,未來5年國資證券化率均有較大提升,給市場帶來投資機會。

(2)推動國企整合重組,重點是在央企層面。新一屆政府央企強強聯合的思路主要是針對龍頭企業進行整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品牌」,避免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產生惡性競爭、自相殘殺,拓展海外市場、加快產能輸出。未來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動附加值較高、對出口帶動作用較大、業務存在惡性競爭的央企進行合併同類項。

(3)混合所有制。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積極發展」的提法相比有所弱化,未來將更加謹慎,主要是強調混合所有制不等於私有化,而是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服務。未來將在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從戰略投資的角度引入社會資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層面上關注縱向產業鏈混改,比如中石化[微博]銷售環節的混改,地方國企層面則關注發達地區混改,PPP作為一種特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能源、通信、電力領域有較大應用空間。

(4)國企公司治理的改善。如果國資管理體制的根子不改,國企內部的治理改革就注定是戴著鐐銬起舞。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關注局部的公司治理機制改革。一是管理機制市場化,解決國企董事會形同虛設的問題;二是人員選聘市場化。高管聘用根據企業不同的分類和層級實行選任制、委任制、聘用制等不同選拔機制,員工選聘公開市場化。三是激勵機制市場化。改革薪酬制度提升工作積極性,在適當領域鼓勵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鼓勵通過員工持股的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

(5)特別關注科研院所注入。未來通過科研院所注入提高央企證券化率,也是央企層面改革的途徑之一。一方面,科研院所是央企核心資產。央企尤其是軍工類央企,下轄科研院所承擔著產學研的任務,獲得財政補貼和擁有專利,是央企的核心資產。但另一方面,多數央企旗下科研院所尚未上市,如中航電子旗下的飛控所、光電所、無線電所、計算所和雷電院多為行業內唯一的專業研究所或處於壟斷地位,屬於優質資產但均未上市。

2、相關市場主題:

1央企重組(大央企重組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9.13%);

2國企改革(國企改革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7.06%);

3混改(混合改革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7.84%)

十、軍民融合

「十二五」規劃中雖提及了軍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時期軍民融合技術應用範圍較窄,主要在導航、通信領域。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軍民融合的觀點,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後軍民融合發展加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開通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湖南省岳陽市成立軍民融合衛星應用產業園等。預計「十三五」時期,軍民融合的廣度與深度均將有較大突破。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民營企業進入採購體系。我國軍事工業由軍方主導,軍工系統內部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上下游工業體系,軍事採購也主要來源於該體系內部。軍方主導的軍工系統促進了我國軍事工業的飛躍,但與此同時不計成本式的發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需要放開軍工採購市場准入條件,讓民營企業與軍工企業展開競爭:一方面,競爭機制可以降低軍工企業的採購成本,增強其競爭力,便利「走出去」戰略實施;另一方面,可以帶動民用技術的發展。通常軍工產品的標準要高於民用產品,民營企業參與軍工採購,可以提高其產品質量與標準,進而帶動民用技術的發展。

2軍工技術向民用轉化。第一,我國軍事技術遙遙領先於民用技術,軍工技術向民用技術轉化,能以較快速度提高民用技術水平。第二,軍工技術向民用技術轉化,經濟效應明顯。以北斗導航系統為例,最初建立該系統為打破國際導航市場壟斷局面和應對戰時需要。隨著系統的完善,逐步向市場開放,根據軍方人士在人民日報的撰文,北斗導航系統規模化應用後,每年將產生上千億元的產值。

2、相關市場主題:

1軍工(軍工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3.37%);

2軍民融合(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9.49%)。

頂層設計 勾畫藍圖——十八屆五中全會
      責任編輯:夏僅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日召開 看點搶先看      [2015-10-25]
十三五經濟增長或定調中高速      [2015-10-25]
五中全會臨近 中紀委放出哪些「大招」      [2015-10-17]
十八屆五中全會 特殊時間節點的關鍵會議      [2015-10-15]
五中全會前政治局宣佈2件大事 啥弦外音      [2015-10-13]
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於本月26日在京召開      [2015-10-12]
決策層透露「十三五」走向      [2015-08-11]
「十三五」規劃習近平最關注什麼?      [2015-08-11]
十三五規劃強民生重平衡      [2015-07-26]
習近平講話透露「十三五」新改變      [20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