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海巖 北京報道)在高速增長三十多年後,中國面臨經濟下行、社會矛盾凸顯的挑戰,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空間在哪裡?專家指出,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給出的答案是「協調發展」,補足經濟社會發展「木桶」的短板,為增長和發展拓展新的空間,進而轉變為軟硬實力兼具的強國,由此預料「十三五」在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促進軍民融合、扶持文化產業方面將出一系列「硬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十三五」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發展對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平穩同步至關重要。過去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加深。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從四方面推進協調發展,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張立群認為,協調發展,首先是推進城鄉的協調,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釋放農村這個短板的後發優勢。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核心舉措。
張立群認為,新型城鎮化是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所在。中國城鎮化水平去年按照常住人口,達到了54.77%,按照戶籍人口,則還不到37%。高收入國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中國城鎮化還將持續較快推進,今後還有大量的城鎮人口持續增加,帶來的住房、汽車等各種基本生活消費品的需求市場巨大。「十三五」提出了一系列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新政策,包括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等,力度都超過以往。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認為,協調發展,首先就是要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政策上會更多惠及低收入群體,讓他們的收入有更高的增長,從而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連平進一步指出,協調發展,意味著必須減少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增加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以預期,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之後,旅遊業、醫療衛生、傳媒出版等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都會有大幅提高,同時像鋼鐵這類重工業的規模會有減少,結構會進一步優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發展空間將得到拓展,發展後勁將明顯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規劃建議首次將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專家認為,這是有關國家安全發展戰略全局的重要決策。國防工業產業鏈長,涉及行業面廣,幾乎涉及所有專業學科領域,直接促進了諸多專業技術突飛猛進。這些專業技術轉移到民用領域後,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起到強有力推動和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