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金融管理面臨新要求

2016-05-29
2016金融街論壇在京召開。記者 張聰 攝2016金融街論壇在京召開。記者 張聰 攝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記者 張聰 攝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記者 張聰 攝

【文匯網訊】(記者 張聰 北京報道)2016金融街論壇今日在京舉行,包括一行三會等監管機構領導、海內外金融領域知名學者、金融機構負責人等金融業各界人士出席,並就「宏觀經濟形勢與金融業改革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論壇上指出,現行的中國金融監管框架已存在不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應高度關注貨幣供給與槓桿率問題等三大問題。他表示,中國金融業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但影響金融穩定的因素卻在不斷增多,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金融管理面臨新要求。

陳雨露介紹,根據央行數據,截止到2016年4月末,中國廣義貨幣供給量M2的餘額已經達到了1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達到99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貨幣供給和人民幣貸款的增速都高於GDP的增速,同時,2008年以來,非金融企業槓桿率增長迅速,到2015年末已經達到了160%左右的高水平,「但與較快的貨幣信貸增速和高槓桿率並存的是,在社會層面還存在要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呼聲。」

陳雨露表示,近年來,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新型金融產品、金融組織和金融業態不斷湧現。但與此同時,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各地區和行業還不同程度存在。對於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依然是金融業發展的短板,金融發展的普惠性亟待進一步提升。

陳雨露指出,一方面,中國金融業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特別是綜合經營趨勢日趨明顯;但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加速暴露,民間借貸和互聯網疊加的風險不斷顯現。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各個市場之間相互聯動和傳染的狀況在上升,這都表明現行的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針對中國金融管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指出,中國金融機構在業務層面早已打破過去分業經營的格柵,一些金融機構或實業機構通過設立金融專業子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等方式,已經事實上進入了以前不能進入的金融領域。張承惠表示,按照目前的以機構為對象的監管體制,割裂了同一機構內部不同業務之間的聯繫,導致同類業務因市場主體種類的不同而產生監管規則和標準的差異,產生監管重疊、監管空白、降低金融服務效率等不良後果。她建議,一方面,監管層應有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構建激勵相容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監管層還應進一步的改革貨幣政策體系和金融監管框架,消除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維護金融穩定。

責任編輯:梁瀟瀟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