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香港人的「龍舟精神」

2016-06-12

【文匯網訊】(記者:姚祖輝)近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競爭力排名世界第一。初初看到這一消息時,心裏有些許欣慰。畢竟在整體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這一排名的確是給予了港人一大鼓勵。

欣慰之餘,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排名,是根據「營商效率」、「政府效率」、「經濟表現」及「基礎建設」四項競爭力因素,對全球61個經濟體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是香港成為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然而,這些年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都長時間受到社會撕裂與政治內耗的衝擊,必須警醒地看到,香港競爭力正不斷遭到「泛政治化」侵蝕。

這些年的香港依舊是憑靠金融、貿易、旅遊這些傳統行業,在「吃老本」。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極低,在反對派「拉布」阻撓下,創科局拖延了三年至去年才獲通過成立。我們的鄰城深圳,在創新創業等方面迅速冒起,對香港的優勢產業亦形成了「擠出效應」。1980年的深圳GDP僅為2.7億,香港為432.43億,是160倍的差距。到了2015年,深圳的GDP是20,636 億港元,香港是23,971億港元,兩者已非常接近。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香港張燈結綵,赤柱、大澳、大埔、西貢和香港仔等地區均有龍舟競賽,吸引了數十萬市民到場觀看。這一日,整個社會不再被政治氣氛壓得喘不過氣來。扒龍舟比賽的精彩之處在於所有隊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朝着同一個目標努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曾稱讚港人「智商高」,一定「有能力解決問題」。我相信,要是香港人果斷離開各種各樣的政治內耗,藉着我們的智商、勤力、轉數快,拿出扒龍舟的精神,團結一致、齊爭上游,以香港的實力和優勢,爭先不是困難。

責任編輯:Alina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