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報實習記者許海南 額濟納報道)屹立於內蒙古額濟納旗荒漠上超過一千年的黑城,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現正積極準備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近日,「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香港傳媒學子採訪團在黑城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當地的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那仁巴圖表示,黑城正面對風化嚴重、遊客破壞古跡行為和缺乏相關的文化推廣人才等三大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家經濟重點發展項目「一帶一路」借用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使古絲綢路的歷史再次獲得世人的高度關注。位於內蒙古最西面額濟納旗的黑城,是古絲路上一座重要的軍事城池,也是古居延文化區的一個核心樞紐,曾見證絲綢之路的興盛。建於公元9世紀的它,最終於1372年因明朝軍隊圍城日久,截斷水源,成為廢城。黑城遺址位於額濟納旗達來庫布鎮東南約28公里的荒漠上,東西長470米,南北寬384米,總面積達18.05萬平方米,居民多時曾達七八千之眾。
走進黑城遺址,記者看到,遺址被空曠的荒漠包圍,走近之後見到四個城牆上的「馬面」被深掩在黃沙之中,幾名工人正在遺跡入口處安裝鋼架固定數堵牆身,四周城牆處亦見堆有不少達三至四米高的沙丘,幾乎與城牆等高。凜冽的風沙不時撲面,臉上偶有刺痛感。走入遺址內部,印入眼底的是漫漫黃沙,城牆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佛塔一座,城內的官署、府第、倉庫、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跡依稀可辨,可見其鼎盛時期的輝煌。
裝鋼架種植被抵禦風沙
那仁巴圖介紹,由於黑城長期受到來自西北的風沙侵蝕,大大削弱建築物支撐力,所以須安裝鋼架防止倒塌同時亦有定期派人清理沙丘。記者看到,原本可供遊人登上的城牆殘垣,也因被風沙強烈侵蝕出現安全隱患,而暫時禁止攀登等待加固。
除了安裝鋼架外,植林也是對抗風沙侵蝕的措施之一。那仁巴圖說,在古跡外圍種植一種叫「梭梭」的灌木植物能有效減少風沙對黑城的侵蝕。雖然這些維護措施成本高昂,不過他坦言,為了保護國家珍貴的自然遺產,不得不承受,「不然風一吹,遺跡就沒有啦。」
缺乏推廣保育古蹟人才
那仁巴圖提到,自2000年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而舉辦「胡楊節」後,來黑城的遊客越來越多,去年到訪黑城的遊客超過40萬。在舉行胡楊節的九月、十月,客流最大,需要像故宮一樣限制客流。由於部分遊客違規爬上城牆,使城牆根部泥土鬆脫,建築物愈來愈往下沉。同時,遊客通道外的地上可見有不少陶器碎片和簡牘,那仁巴圖指那些都是來自不同朝代如宋、元的珍貴文物,有超過800年的歷史,然而其中有不少文物都被遊客撿走。他表示每年均有增加監控人手,亦已豎立了告示牌提醒遊客不要破壞文物
那仁巴圖透露,當地政府已經同意將黑城申報世界遺產,但如何去寫一個能讓外國人準確瞭解古跡的文本,「怎樣去讓文物說話」,需要再多加思索。他希望能將黑城打造為國際旅遊目的地,利用黑城這個資源去增加當地收入,
他亦認為,同樣位於古絲綢之路上,已被列入世界一級文化遺產的敦煌莫高窟在各方面都很有參考價值,不過現時黑城無論在推廣和保護古跡兩方面都缺乏人才,「想把文化推廣出去,但怎樣去推廣,我們還得需要高人指點」。
那仁巴圖:欽佩范長江以筆救國
(實習記者黎蕙珊 額濟納報道)看似無邊的沙漠上屹立了一座古城──黑城。有一個人默默地守護著這個經過千年時間的磨煉,至今仍矗立在荒漠上的古城。他深愛華夏文化,為了保護文化遺產,他守衛這城16年,與古城一同面對自然風化和遊客破壞等的挑戰。他就是額濟納旗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那仁巴圖。
7月15日,那仁巴圖興奮地接待來自香港、參加「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的學子,親自向他們介紹黑城的宏偉。他表示,看到港生「重走范長江路」感到很激動,令他想起當年范長江騎著駱駝走訪內蒙古,報道更揭發日本人的陰謀,改變了國家的命運,使華夏民族免受侵擾。他十分欽佩范長江單,與記者的對話之中,他難掩興奮之情。他接過范長江行動的紀念旗,珍而重之地看了又看,發出了滿足的會心微笑。
現年46歲的那仁巴圖說,他從小就和華夏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小時候,曾走了七至八小時的路來看黑城,儘管當時並不明白黑城的歷史價值。長大後,他在上海大學修讀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認為讀這系是「跟死人打交道」,找不到工作。1993年畢業後,就一直在上海打工。隨著他逐漸認識到黑城的歷史價值,2000年,那仁巴圖回到這個從小跟他結緣的地方,為黑城立碑,守護遺址。
愈是瞭解,愈是熱愛。他在黑城工作期間,黑城出土的紙幣在上海博覽會展會展出,他感到很自豪。飽足的自豪感使他16年來堅守黑城。16年來從事推廣工作,欲申報世界遺產,卻有心卻無力。他表示,對這事無從入手,一是缺乏人才,二是因為申遺需要有文本跟外國人溝通,他們很難瞭解我們的語言和文化。
那仁巴圖很激動地解釋,保育、研究文物的工作很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難以拿到文物。黑城有許多歷史文物、文獻和書籍都被俄國奪去,放置在東宮博物館。這讓那仁巴圖很生氣。他指出,文物放在其他國家,想要研究就要溝通,付費,很不方便。他的夢想就是能拿回文物,就算拿不到也希望複製,因為個中意義很大。
縱使工作困難,他並不感到辛苦,仍然沒有放棄。他說:「我們要知道當時是甚麼樣的情況,我覺得非常重要。」他解釋,在文化遺產上能清楚體驗中華民族是甚麼樣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讓文物說話」,教育下一代。他希望用文物感染大家,更多的遊客通過他們,因為華夏民族深厚的文化一點一滴地自豪起來。
堅毅不屈 胡楊精神
(實習記者許海南 額濟納報道)7月15日,「范長江行動內蒙古」進入第五天,一眾學子來到內蒙古額濟納一片神奇的怪樹林前。雖然烈日當空,但觸目所及都是形態怪異的枯死之樹,仍不免感到幾分蒼涼。不過,額濟納旗文化新聞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那仁巴圖卻向遠道而來的學子娓娓道出,如此荒涼景象背後,一種令人敬佩的胡楊精神。
在內蒙古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西南28公里處有一大片枯死的樹林,因枯死狀怪異故被當地人稱為「怪樹林」。怪樹林其實是大片胡楊枯死而形成,一種生長在極旱荒漠區,耐旱耐澇,生命頑強,自然界稀有樹種之一。
那仁巴圖解釋,枯死的原因是由於近代以來,額濟納河上游地區人口上升造成的過度取水。為了取水,人們大量在河流沿岸興建水庫,使額濟納河斷流,「水庫都把水攔住了」,下游兩岸的大片胡楊林因缺水而枯死。
縱然怪樹林象徵著人類的不顧後果的貪婪,不過由於造型非常怪異,所以吸引了很多攝影家前往,更成為了當地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那仁巴圖形容胡楊是非常堅強的樹,有「沙漠的英雄樹」之美稱。胡楊能夠「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正好代表中華民族堅毅不屈的精神。
「季節分流」控客量護瀕危樹
(實習記者林詠雪、陳玥玲 額濟納報道)位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胡楊林園區,擁有世上稀有的胡楊林。16日,額濟納巴彥陶來蘇木推日木音嘎查主任郭剛透露,期望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民宿吸引遊客,減輕務農對土地的負擔,並以「季節分流」的方式確保遊客承載量不會過多。
額濟納巴彥陶來蘇木推日木音嘎查郭剛主任稱,發展鄉村旅遊能轉移以務農為主的經濟模式,減輕對土地開發的過度依賴,從源頭保護胡揚樹土壤。他指,去年該區遊客量為三十萬,現有民宿2至3戶,每戶月收入2至3萬元人民幣,計劃今年內把民宿數量提升至65戶。
面對絡繹不絕的人流,郭剛計劃與旅遊機構聯合實施人群分流監管,限制同一時段到訪的旅遊團數目,同時善用胡楊林四季特色不同的優勢,以季節分流,分散旅客人數,避免在同時段積累太多遊客,令園區無法承受。
郭剛認為,保育胡楊林需要適當的人為干預,而非遵從過往「自生自滅」的原則,任內他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樹與樹之間保持距離,民居至少要離開樹幹5米等。此外,為了保育樹林、提升居民生活質素,該村還將一些舊房子拆掉改為綠化月步道;村民於十年前自發組成森林警察,定期巡視樹林,制止一切傷害胡楊林的行為。
責任編輯: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