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盧冶) 吉林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15日在長春市開幕,吉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開足馬力推動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堅持向實體經濟發力、聚力,靠實體經濟穩增長、攢後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力爭實現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目標。
2016年,吉林省認真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201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其中前三季度GDP增速(6.9%)超過當期全國平均水平(6.7%)。
新的一年,吉林省仍將面臨經濟穩增長的考驗,《報告》中列出幾大挑戰:一是經濟企穩回升基礎不穩固,下行壓力較大;二是體制機制性矛盾長期制約發展,深化改革、創新突破的任務艱巨; 三是結構性問題突出,新舊動能轉換需加快。
為此,《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三個五」戰略,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向實體經濟發力、聚力,加速推進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報告》推出發展實體經濟要著力放大工業支撐作用,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通過發展智能製造等新產業,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改造提升、鞏固壯大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傳統支柱產業,選擇裝備製造等10大行業開展轉型升級。
劉國中還在《報告》中強調了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的引領作用,並提出要從創新體制機制破題,落實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和股權激勵等辦法,支持科研人員和企業家有效對接,推進科技成果省內轉化。計劃在全省新建10個省級中試中心、10個省重點實驗室,爭取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雙創」示範基地獲批。
2017年,吉林省還將結合國家政策導向,謀劃1700個億元以上項目,以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為此,《報告》提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在萬億元以上,增長8%左右;加快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伊通河百里生態長廊等重點工程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重點項目建設。在此過程中,創新投融資體制,突出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採用PPP模式運行一批項目,民間投資占比保持70%左右。
《報告》顯示,新的一年,吉林還將繼續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篩選10戶以上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加快市縣地方國企改革,重點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放開民營經濟進入領域,鼓勵民營投資進入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金融服務、公共事業等領域,推動「銀政企保」對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黛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