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家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27日在北京啟動「全國生態變化(2010-2015年)調查與評估」。此次調查評估設置了全國綜合評估和6個典型區域的專題評估,在今年9月底前將形成全國綜合評估報告,實現「邊實施、邊產出、邊應用」。此外,兩部門還將共享生態環境領域所涉及的數據資源,並聯合開展生態環境觀測共性指標體系研究,開展生態保護與研究的聯合攻關。
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與評估是一項基礎性國情調查。環保部和中科院曾在2014年完成「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調查評估」。調查評估結論顯示,全國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低。十年間,全國森林、灌叢、草地生態系統質量總體向好,城鎮、農田生態系統格局變化劇烈,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人工化趨勢明顯。全國生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風險增加,生態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
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表示,「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調查評估」的成功合作,凸顯了兩部門合作在促進高水平創新成果產出中的優勢,也是促進高水平創新成果產出的重要平台。有關成果為修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提供了重要參考。部分成果發表在Science、PNAS等國際期刊上,受到國際學術界關注。
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2010-2015年全國生態狀況變化調查評估已正式啟動,尤其是環保部與中科院共同簽署的生態保護數據共享協議,將是兩部門在生態保護數據和成果互聯互通與共享邁出的第一步。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兩部門合作研究和成果共享,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促進雙方共同完善監測網絡,並在監測網絡和數據共享方面推動出台一批標準規範。
責任編輯: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