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對朝金正恩動武 特朗普在等什麼?

2017-04-18

【文匯網訊】 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特朗普會不會對朝動武,一舉摧毀朝鮮的核武設施?對此滕建群在《北京青年報》撰文認為,影響特朗普下定對朝動武決心的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朝鮮的報復能力,二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問題。當然韓日對朝鮮的態度也是會對特朗普產生影響。以下是全文供參考:

這廂美國拉開架式要用武力解決朝鮮核問題,十八般兵器悉數登場:航空母艦、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滿載戰斧導彈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隱形戰鬥機、查打一體的無人機、王牌特種作戰部隊、防化部隊;那廂朝鮮熱鬧地進行了一場紀念金日成誕辰105週年大型閱兵,同樣竭盡全力亮出自己的家底:改進型坦克裝甲車輛、潛射導彈、中遠程導彈。這般排兵佈陣令人無限遐想。

這一輪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開始於今年2月。本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特朗普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後做出等待姿態,希望如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所言,打一個電話、吃一個漢堡包,解決問題。但是上台不到一個月,特朗普就於2月3日派出國防部長馬蒂斯將軍到了韓國。儘管馬蒂斯在韓國沒有過激說法,似乎與朝鮮關係不大,但此行直闖首爾,被認為是美國鞏固其亞太盟國之舉。

2月12日,金正恩似乎失去對特朗普電話和漢堡的等待,在沉默三個多月後進行「北極星」導彈試驗,由此美國和朝鮮進入了新一輪的對抗。3月17日,國務卿蒂勒森一下飛機,直接赴朝韓非軍事區韓方一側哨所,與美軍官兵一起用餐,後又跑到了非軍事區遠眺,向朝鮮示強意味濃厚。在首爾他聲稱,美國的對朝「戰略忍耐」已經到頭。為讓朝鮮棄核,美國將考慮「所有可能選項」,包括動用武力。上述表態被認為是特朗普政策的雛型已定,即在確保美韓同盟關係外,還將向朝鮮施加壓力,以壓促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美國和韓國持續在韓國舉行數場大規模軍事演習。

最後一線期望被2月中旬一名朝鮮人在馬來西亞遇害而終止。本來,美國邀請朝鮮派出代表團於3月1日抵達紐約與美國進行官方對話。最終,美國拒絕向朝鮮代表團發放簽證,兩國司局級官方對話被迫停止。朝鮮完全失去對特朗普總統改善朝美關係的耐心。這一輪美國和朝鮮的激烈對抗除了兩國長期存在的矛盾外,還有兩點值得人們關註:

一是朝鮮還生活在朝鮮戰爭後與美國對決幾乎全勝的感覺中。縱觀60多年來的幾次直接摩擦,我們發現朝從來沒輸過。這些事件包括:1968年,朝鮮攔截並扣留美國間諜船「普韋布洛」號,這艘船至今還在朝鮮,朝鮮人把這艘船當成抗擊美國的博物館;1969年,朝鮮人民軍一舉擊落美國偵察機EC-121;1976年,因為美軍在非軍事區砍樹,朝鮮士兵阻止,雙方發生流血事件,兩名美國軍官被砍死,另有4名美國兵和5名韓國兵受重傷;1994年,朝鮮擊落一架進入其領空的美軍OH-58型偵察直升機。每次直面衝突,朝鮮認為都是他們贏了。美國也曾經一次出動4艘航空母艦赴東北亞地區,但並沒有真正使用來對付朝鮮。

這輪朝鮮半島危機升級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來了位新總統。入主白宮不到3個月,特朗普已兩次動用武力,打擊了敘利亞和阿富汗,震懾地區國家。訴諸武力,特朗普可謂一箭多雕:第一,轉移一下國內不斷遇阻的政治糾紛。在國內特朗普行政令被法院駁回,在外動武可以轉移國內的壓力。第二,在國際上立威。競選期間特朗普就聲稱,上台後他會「立威」。第三,敲山震虎。以使用化學武器為借口用「戰斧」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以「炸彈之母」炸恐怖分子,這些都是未來可以在朝鮮動用的手段。

和奧巴馬的「戰略忍耐」比,特朗普的對朝政策正轉向以壓促變的老路上,政治打壓、外交獨立、經濟制裁,配上層層加碼的軍事活動,希望借此來壓垮朝鮮政權。在這種時候,朝鮮倒顯得淡定自如,舉行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閱兵,把許多還沒真正定型的武器系統擺出來。顯然,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閱兵。金正恩希望借此告訴美國,面對軍事威脅,朝鮮不可能妥協。

從軍事角度來看,美國特朗普政府已經把對朝「先發制人」打擊擺在了桌面,不論是特種部隊、導彈、軍艦等,只要一聲令下,美國會立刻進入陣地,發起對朝鮮攻擊。這種我行我素的特朗普風格倒是讓日本和韓國感到不安。

目前,讓特朗普猶豫不決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聯合國安理會不可能通過決議案,授權美國等國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二是朝鮮的報復能力,特別是半島地區的崇山峻嶺。美國和韓國在第一次打擊過來後,如果根除不了朝鮮的反擊能力,生存下來的人將開始大規模報復。

打一下,特朗普可被認為是「果斷出手的人」,可以緩和國內政治的爭鬥,可以在國際上「立威」。但打一下,特朗普是不是願意付出如此昂貴代價,韓國和日本讓不讓美國單打獨鬥,這些都需要特朗普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


責任編輯:蘇萊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