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文/馬浩亮
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給解放軍海軍68歲生日送上了一份珍貴禮物。航空母艦和核潛艇,是最能代表海軍軍事水平的象徵。作為大國重器,航母尤其是大國國力和軍力的重要標誌,超越了普通軍艦的戰術戰役價值,而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美國是現今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每當世界各地出現重大緊急事態,第一時間派遣航母施壓或展開軍事打擊,幾乎已成美軍的習慣動作。譬如,為打擊伊拉克境內的IS組織,
「布什」號、「艾森豪威爾」號就部署到波斯灣;為因應敘利亞局勢,戰機從在地中海的「杜魯門」號航母上起飛;近期朝鮮半島局勢惡化,「卡爾•文森」號、「里根」號航母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美國所擁有的強大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的背後,航母是不可忽視的支撐之一。
今次國產航母的下水,首先是中國軍事科技的重大進步。航母是最為龐大複雜的高精尖武器裝備系統,世界各國均對航母技術高度保密。首艘航母遼寧艦是利用外國退役航母改裝而成,而今次中國人則成功地完成國產航母的自主設計、自主建造,這將帶動軍事技術的整體躍升。當然,必須看到,中國航母技術與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在能源動力、武器裝備、發射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斷改進、創新、變革。
其次,國產航母標誌著海軍軍力建設步入新階段,真正擁有了在遠海深藍維持軍事存在的戰略載體。相較於遼寧艦的訓練功能,新航母無疑將承載更多的實戰化任務,未來中國的海軍戰鬥群將游弋在千里之外的大洋上。本輪軍改要求壓減傳統老舊裝備,發展新質作戰力量,國產航母正是重塑海軍作戰力量配比的關鍵動作。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在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明顯上升。中國海洋戰略利益也日益廣泛、多元,必須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準備,提高海洋維權能力。中國已確立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建設強大海軍也是軍隊發展的重點之一。對於維護拓展海洋權益、提升壯大綜合國力而言,國產航母平時是堅強後盾,戰時將是一柄重劍。
責任編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