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搶先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亮點

2017-05-12

【文匯網訊】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葛沖北京報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這將是2013年「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提出以來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本次論壇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論壇將由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等部分組成。

4月18日,中國外交部就習近平主席出席並主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相關活動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新華社)

目前,28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論壇。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等活動。本次峰會將發表成果文件,進一步明確合作目標和原則,深入對接政策舉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次峰會都有哪些亮點吧。

1. 峰會怎麼開?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程表

5月14日

上午:

高峰論壇開幕式,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高級別全體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並作引導性發言,10位左右的外國領導人將出席並發言。

下午:

6場平行主題會議,國務院秘書長楊晶主持,各國高級別官員、企業家、金融行業負責人等各領域人士出席。

5月15日

全天:

領導人圓桌峰會:加強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係;推進互聯互通務實合作,實現聯動發展。

工作午餐:

人文交流合作討論。

2. 誰將參加峰會?

10日,將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接受新華社和央視的採訪(新華社)

28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目前確認出席。

來自110個國家的各界人士確認參加論壇,其中包括92個國家的9名副總理、7名外長、190名部級官員。

來自61個國際組織的89名負責人和代表也將出席會議。

與會代表總人數將達1200多人,涵蓋亞洲、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

香港和澳門亦均將派代表參加論壇。

3. 峰會討論重點是什麼?

由中遠海運集團參與建設和管理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正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明珠(新華社)

本次峰會討論8大重點

· 基礎設施 · 金融合作

· 產業投資 · 人文交流

· 經貿合作 · 生態環境

· 能源資源 · 海上合作

4. 峰會將致力達成哪些成果?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範工程,「華龍一號」技術將推進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開啟中國核電「一帶一路」布局(新華社)

一是凝聚更多共識。圓桌峰會將發表一份文件,進一步明確合作目標和原則,深入對接政策舉措。這將是匯集論壇共識的最重要成果。同時,以論壇為契機,各方將進一步明確合作目標,細化合作舉措。中方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就共建「一帶一路」簽署了合作協議,這次論壇期間還有望再與近20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文件,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二是明確合作方向。論壇期間,各方將協商確定下一階段雙多邊重點合作領域,制定面向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合作規劃,細化具體的行動方案。初步預計,中方有關部門將與沿線國家對口部門共同制定近20項行動計劃,涉及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產能合作、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這些行動計劃將把美好的願景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把宏大的藍圖轉化為清晰的路線圖。

斯里蘭卡科倫坡南港碼頭,一艘集裝箱船正在裝卸貨物。科倫坡南港碼頭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新華社)

三是推動專案落地。「一帶一路」以行動為導向,以專案為落腳點。論壇期間,各方將進一步梳理對接重點合作專案,制定各領域的合作專案清單。通過組建聯合工作組,建設投資合作中心等方式,確保專案落地,把領導人政治共識轉化為具體專案的行動力,落實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國發展焦點上。

四是完善支撐體系。中方將與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舉措,包括完善金融領域合作機制,建設科技、環保等領域綜合性服務平台,加強各領域人才交流和培訓。中方有關機構也正在研究出台更多支持措施,論壇期間有關各方將就一大批具體合作專案簽署投融資協議。

5. 過去三年多取得了哪些成績?

由遼寧營口港開往斯洛伐克的中歐班列(新華社)

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

聯合國大會、安理會、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有關決議都納入或體現了「一帶一路」建設內容。

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互聯互通網路逐步成型,貿易投資大幅增長,重要專案合作穩步實施,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穫。

亞投行、絲路基金的成立為金融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中歐班列馳騁在廣袤的亞歐大陸,運載的是琳琅滿目的貨物,聯通的是亞歐國家的市場需求,架起的是沿線國家人民的友誼橋樑。

6. 中方對論壇三大期待

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和高效的國際合作平台。

以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為遵循,構建一個更加緊密和強勁的夥伴關係網絡。

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為引領,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于岄鳴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