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債券通北向先行 無限額 散戶暫無緣參與

2017-05-17

【文匯網訊】 (記者 歐陽偉昉、海巖、王嘉傑報道)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與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同意開展「債券通」,通過內地和香港的基礎設施機構之間的合作,讓境外投資者更便捷地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初期將先開通「北向通」,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而投資者只限境外央行、金融機構等機構性投資者,可投資於CIBM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且不設額度限制。

人行還表示,在「北向通」中重點引入以資產配置需求為主的央行類機構和中長期投資者,引入的境外投資者與目前已有可直接入市的投資者範圍相同,初期擬採用做市機構交易模式。市場人士預計,與現有境外機構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方式相比,「北向通」的優勢在於縮短審批環節和時間,減少交易成本等。

金管局:爭取盡快開通

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現時還需與內地討論具體技術工作,除系統連結等硬件外,還有法律、文件,以至草擬交易流程細節、給予各參與者的指引、與市場人士溝通等,現未有確實的開通時間,惟承諾會爭取盡快開通。

「雙向通」須「穩妥推進」

對於首先開通「北向通」的原因,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均指「債券通」涉及兩地兩個債券市場交易結算制度對接,涉及交易和結算的多家金融基礎設施平台,在技術和實施要求存在一定複雜和挑戰。因為「北向通」技術準備工作較為成熟,首推「北向通」可為「雙向通」積累經驗,符合「分步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

李達志表示,處理「南北向通」皆為同一批人馬,故集中力量先行處理北向交易;又指CIBM託管量超65萬億元人民幣,為世界第三大債市,國際投資者需求甚殷,亦為北向先行的理由。雖然「南向通」尚未開通,他稱北向交易需利用香港的金融機構,對香港的設施和中介同樣有利。金管局主管(外事)劉中健表示南向未通只是出於複雜的技術問題,與防止走資無關。

只限機構投資者參與

此外,目前投資者將會是機構投資者,包括境外中央銀行,但零售投資者不能參與,而可投資的債券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銀行債、金融債券及公司信用類債券等。金管局指出,債券通將在完成相關規則和系統建設、回應市場參與者實際需求、獲得相關監管許可和其他工作準備就緒後,正式啟動。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債券通將進一步鞏固香港連接內地與世界市場的超級聯繫人地位。他說,內地擁有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但是目前並未有太多國際投資者涉足有關市場。債券通的啟動將為香港及國際投資者提供嶄新的投資渠道。渣打銀行亦可透過全面的銀行服務,協助客人把握債券通的機遇,令客人的投資組合更多元化。

刻下無意引入散戶參與

李達志說,現時無意引入散戶參與,他們參與銀行間債市的情況並不普遍。隨着越來越多的境外基金進入,日後可能會有更多基金讓散戶參與。

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監管機構下一步擬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債券通」實施後兩地監管當局將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方面進一步密切合作。

港交所債券平台交易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債券通是國家推動資本帳開放的另一個里程碑。透過債券通平台,香港可以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提供便利化的窗口,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資金進出內地的中介功能。

具體運作上,交易會於港交所(00388)建立的債券交易平台上進行,提供電子交易服務,使境外投資者與內地交易商可以直接交易,促進交易的效率。至於結算上,會透過金管局營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及銀行間市場清算所分別開立帳戶進行。

港交所進一步指出債券通的好處,認為債券通開通了便捷入市渠道,進一步提高入市效率。入市後,境外投資者可依靠兩地基礎設施,便捷地實現「一點接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買賣在內地銀行間市場交易流通的以人民幣計價的政府類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各類債券。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