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夏微)言及香港,外界最先想到的便是「國際金融中心」,其實,除金融外,香港也是全球知名的時尚、文化、創意及美食中心。經過百餘年中西文化交融與積澱,港人對文化及生活的理解更為深厚,香港文化在傳統文化源頭活水中注入了更多創意和對生活的感悟。適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駐滬辦、貿發局、上海香港聯會等多個在滬機構及港人社團群策群力舉辦各色慶祝活動,希冀透過文藝演出、美食匯、各類生活藝術創意展等,多維度展現香港回歸20年來在時尚、文化、創意等領域的無限魅力,藉此促進滬港兩地同儕交流。

香港回歸文化館開幕 記者夏微攝
多元文化交流 展港都會魅力
在眾多交流形式中,跨地區跨國的文化交流最為頻繁,透過無界的藝術,不同年齡層的人可以找到共同話題,不同種族的人亦可感受到心靈的碰撞……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之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下簡稱「駐滬辦」)等駐滬機構及在滬港人團體的精心籌備下,香港中樂團、香港芭蕾舞團等藝術團體及一眾香港知名藝術家先後來到上海,以一場場精彩演出展現了多年來兩地文化交流成果,並進一步透過文化交流方式,向內地觀眾呈現香港魅力。

百年回歸路回顧引參觀者駐足 記者夏微攝
以香港中樂團為例,此前就層多次來到上海演出,更與上海音樂學院有所交流,彼時鄧仲敏曾稱,香港中樂團不僅在推廣中樂方面不遺餘力,更是香港的文化大使,「文化交流向來都是滬港交流的重要一環,香港中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的交流活動,除了演示他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是對滬港文化集中展示的有力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
而是次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音樂會在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指揮閻惠昌的指揮下進行。開篇一曲山西民間吹打樂《大得勝》展現了古代將士得勝歸來是鄉親們夾道歡迎的熱烈情景,既有恢弘的氣勢又有親切的交談,配合緊隨其後的由劉天華作曲的《良宵》,緊密契合了香港回歸祖國的喜悅與美好之意。而演奏《莊周夢》的環保革胡首席董曉露,以及演奏《愁空山》的笛子演奏家唐俊喬,以及閻惠昌都與上海音樂學院有着不解之緣,是次演出團隊中亦有多位演奏家來自上海,可謂是滬港文化交流的一大體現。

參觀者在香港回歸文化館內的留影牆留念記者夏微攝
駐滬辦主任鄧仲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了與在華東地區的市民分享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喜悅,駐滬辦今年邀得香港不同的文化藝術團體,以 『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到華東地區上演一連串精彩的文化活動。今晚的音樂盛會也充分展現了滬港兩地淵源深遠,人緣相親,讓我們以優美的樂章與上海的朋友共同慶祝香港特區成立二十周年。」
另一邊,時隔多年再次到滬演出的香港芭蕾舞團則帶來了《天鵝湖》及《芭蕾精品彙演》。鄧仲敏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香港芭蕾舞團作為香港旗艦藝團之一,會充當文化大使向內地觀眾榮譽呈獻芭蕾舞演出。因此我們特別邀請了香港芭蕾舞團來滬上演兩場精彩芭蕾舞表演,與上海的朋友共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

香港芭蕾舞團在滬獻演《天鵝湖》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記者注意到,雖然是次香港芭蕾舞團攜兩齣劇目在北京、杭州、上海及濟南巡演,但北京站、杭州站及濟南站均只演出其中一齣劇目,僅在上海站獻演兩場。對此,香港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助理舞團導師金瑤稱,「我們相信上海的觀眾是有一定欣賞水平的,《天鵝湖》是家喻戶曉得,但對於現代的作品來說,不是每個城市的觀眾都有這個接受度。之前我們來過上海,反響非常好,我們特別開心,所以這次也很看好上海的演出。」
在與駐滬辦主任鄧仲敏的交流中,記者注意到,是次慶祝的系列活動十分注重突顯滬港兩地的文化交流。這一點,從此前中樂團的演出就有所體現,而是次香港芭蕾舞團來滬演出的舞蹈演員中亦有不少出師於上海或出生於上海。香港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李嘉博表示,「這次回來心情比較激動,畢竟是自己長大的地方,熟悉的親朋好友也都在上海,所以有機會能在上海演出是非常榮幸的。把自己學到的和體會到的,以表演的形式回饋給故鄉和親人,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此外,兩位在國際爵士樂壇聲名鵲起的香港音樂家吉他手張駿豪、作曲家林豐與香港當代音樂團,將為上海民眾獻演充滿電影感的新奇音樂旅程《禾.日.水.巷》,禾、日、水、巷四個字合起來,正是「香港」。
不僅如此,24日晚,一場「萬眾一心」香港音樂會亦將在上海新天地舉辦,現場香港明星名人和在滬港人將共同演繹香港懷舊金曲,回憶過去,歌唱香港。而為了增強滬市民參與感,該音樂會將露天舉行,供市民免費參加。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馬興文與其傳說樂隊更是傾情創作了一曲《萬眾一心》,作為活動的主題曲,「我來自一個小小的海港,香港是照耀我們的陽光,讓我們穿越時光,讓我們跨過海洋,用心去表達民族的希望,萬眾一心散發出光芒」的歌詞充分展現了在滬港人凝聚彼此,共慶回歸,攜手逐夢前行的美好願景。
另據了解,駐滬辦及其轄下的聯絡處還將於上海、江蘇南京、安徽合肥、山東濟南和浙江杭州,以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為主題主辦大型展覽。展覽會通過具豐富資料及精彩圖片的內容回顧過去、展望將來,及介紹香港重要發展和香港與祖國在各方面的緊密合作。展覽亦會展出如為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而發行的郵品的珍貴圖片,與參觀者一起回顧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大日子。
駐滬辦主任鄧仲敏指出,希望透過豐富精彩的展覽和文化活動讓香港和內地市民分享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喜悅,彰顯「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凝聚社會、推動團結,期望大家能掌握國家高速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新機遇,同心奮發向前,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品味香港滋味,百萬港式奶茶大派送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咖啡紅茶協會將在7月1日當天,在大中華地區及海外多城市舉行港式奶茶大派送活動,以期讓更多人了解到港式奶茶文化,從而了解香港,感知香港。
很多內地遊客去到香港後,必定會品嘗一杯原汁原味的「港式奶茶」,對港人而言,奶茶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港式奶茶逐漸成為香港的一張文化名片。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香港回歸二十年,很多東西都變了,唯獨港式奶茶在港人心中的地位恆久不渝,奶茶製作的技藝更是於2014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香港飲食的最佳代表之一。因而計劃,在7月1日當天,通過1000家遍及大中華地區及海外多個城市的港式餐飲店,向公眾免費派發共計100萬杯港式奶茶,「以前我們也有通過派送來推廣港式奶茶文化的做法,但這麼大規模還屬首次,而且我們計劃以100萬杯的數量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不僅如此,已舉辦八屆的香港金茶王大賽,將在今年為冠軍增設一座名為「回歸杯」的獎盃,「以前很多師傅拿了冠軍,特別是總冠軍後,就不再參加比賽,而這次為了將回歸杯收入囊中,很多老師傅都出山了,今年的比賽勢必競爭激烈。」
內地與香港心連心,以「愛」之名挑戰吉尼斯紀錄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在滬港人團體將在上海新天地舉辦「香港心、中國心、萬眾一心」慶典活動,其中一項寓意內地與香港心連心的藝術創作,將以「愛」之名挑戰吉尼斯紀錄。
記者從香港貿發局處獲悉,跨界藝術家馬興文特別創作了20組愛心雕塑及愛心胸章。20個愛心雕塑將以數字20的形狀呈現,寓意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而在24日的活動現場,上海市民可共同參與雕塑藝術創作,並寫下祝福話語。

港藝術家創作愛心雕塑慶回歸 記者夏微攝
活動的另一個亮點是「萬眾愛心胸章拼圖」活動,當天參加者同心創作拼圖,藉此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在說到藝術創作理念時,馬興文稱,「心並不只是自己的,心與心交融在一起才有力量,這就是萬眾一心」。
陸家嘴建香港回歸文化館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由上海香港聯會會長姚祖輝發起,一批愛國愛港的在滬港人共同策劃的香港回歸文化館於6月23日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招商局大廈盛大開幕,生動展現了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開幕致辭中,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鄧仲敏表示,「適逢今年是香港特區成立二十周年,上海香港聯會在上海設立香港回歸文化館,意義重大。回歸祖國二十年來, 『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期望大家能掌握國家高速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新機遇,同心奮發向前,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馬強稱,「滬港兩地人文相親、經濟相融,回歸20年來在各領域合作交流取得顯著成效。在上海舉辦 『香港回歸文化館』將進一步加強滬港兩地的深厚情誼,非常有意義。」
在滬港政商界逾80位來賓的見證下,姚祖輝與鄧仲敏,馬強,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周亞軍,上海市委統戰部聯絡處處長劉清,上海香港聯會首席副會長張國正共同為開館剪綵。隨後,一眾人士參觀了主題為「175年,我們走過的日子」的展覽。

香港中樂團在滬演出為慶祝活動拉開序幕記者夏微攝
作為該館的發起人,姚祖輝表示,「1997年7月1日,香港經歷了百年滄桑,終於回歸祖國。二十年來,香港更加繁榮。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積極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努力當好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的『超級聯絡人』,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將更加燦爛輝煌。」
據悉,香港回歸文化館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展期半年,展覽除了以文字及圖片形式展示了香港歷史外,還設有不少互動環節,聆聽、演唱經典粵語歌曲,與3D畫合影,基本法問答等,以增強參觀者的參與感。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