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一份發往天堂的喜報

2017-08-15
姚亭竹(前排右一)與部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合影。(記者李兵攝)

姚亭竹(前排右一)與部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合影。(記者李兵攝)

【文匯網訊】 (記者 李兵 四川宣漢報道)「敬愛的余老師,你在天堂過得好嗎?今天,我如願收到了大連醫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想與您一道分享這份喜悅……」8月14日,四川省宣漢縣南壩中學學生姚亭竹手捧剛剛收到的錄取通知書,與幾位同學一起走進校園,向亡師余國民「匯報」這一喜訊。

余國民是宣漢縣南壩中學(以下簡稱「南壩中學」)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不久前因肝癌倒在了講台上。余國民離開了人世,但他卻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同學們的成材。向平安考入中山大學,黎志考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學院,寇川考入北京郵電大學……

丈夫走了,妻子李曉靈卻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她堅持每天打理丈夫的遺物和書籍;余老師走了,同學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還像往常一樣向他說著知心話;一位好戰友走了,同事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我們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

老師走了

余國民出生於1961年,四川省宣漢縣柳池鄉人,1983年畢業於四川文理學院(原達縣師範專科學校),先後在宣漢縣昆池職業中學、南壩中學任教,生前系南壩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從教34年,便當了31年班主任,培養的學生先後考入北京大學、電子科大、武漢大學……

今年3月18日,余國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天。

余國民生病後學生寄給他的信件和卡片。(記者李兵攝)

余國民生病後學生寄給他的信件和卡片。(記者李兵攝)

噩耗傳來,南壩中學整個校園陷入一片悲痛,教室裡傳來長久的啜泣聲。當天下午,孩子們自發捐款,100元、50元、10元,甚至還有幾張5角的毛票,余老師生前所教兩個班的孩子共捐出了3000餘元。

幾名學生代表懷揣同學們的情誼,在余國民的靈堂前跪成一排,做最後的訣別:「余老師,記得高一第一堂課,您滿臉笑容和藹可親的走上講台,讓我頓時萌生一種親切感。」「余老師,看著您呆板可愛的QQ頭像,我給您留了那麼多言卻不見您回音。」「余老師,一路走好!不要擔心您的家人,我發誓無論有沒有出息,我都會幫您照顧他們。」

孩子們滿含熱淚將厚厚一沓鈔票送給余老師的親屬,李曉靈始終不願收。「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農民供一個孩子讀書不易。」李曉靈說,余國民生前十分疼愛這些農村孩子,哪怕是一些畢業參工的學生來看他,他也堅決不收禮。

余國民家裡排行老大,妻子身患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弟弟多年前車禍身亡,兒子剛剛穩定在上海工作,上面還有年近9旬的雙親。由於人手少,余國民生前的同事和學生,主動前去守靈張羅後事。學校為余國民組織召開追悼會,花圈擺滿了整個靈堂。

「沒想到一位普通老師能有100多個花圈,工作數十年鮮有這種場面。」宣漢縣殯儀館一位老師傅說,這位老師真不簡單。

妻子李曉靈擦拭余國民遺像。(記者李兵攝)

妻子李曉靈擦拭余國民遺像。(記者李兵攝)

累壞身子

「余國民為人謙遜、剛直不阿,既是同事更像師長。」余國民生前同事李平,2003年從宣漢縣毛壩職中調南壩中學後,一直與余國民搭檔。李平說,余國民是他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余國民一直教兩個班的語文,早晚自習加上正課,平均每週課時達28節。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余國民經常鬧腹痛,李平多次勸他少教一個班。「孩子是無辜的,只要站著能上課,我就要履行自己的責任。」

李平說,余國民當時這樣回應了自己。

「三年來,余老師從未缺席過一堂課,哪怕耽擱一分鐘。」語文科代表姚亭竹說,到晚期病情嚴重時,余老師總是妥帖地交換好每一節課,然後再找時間及時補上。臨別那天,余老師上了整整一個上午的語文課,最後幾乎是被扶著離開了教室。

「1月12日,他上了一天的課,晚上根本無法入睡。」李曉靈說,第二天上午7:30時,她便扶著余國民來到當地的宣漢縣第二人民醫院體檢,檢查結果要上午9:00時才能出來。

「你幫我拿報告,我要回去上課。」余國民等不及,讓妻子幫他拿體檢報告,他卻回到了課堂。後來,當地醫院檢查發現,余國民的肝部有9.4×9.7的囊腫,建議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1月15日,余國民到四川華西醫院複診,確診為肝癌晚期,雖經過手術、化療等,但仍未挽回他的生命。

余國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學生的成材,在今年高考中,他所任教的班級83人參考,77人上本科線,其中50人上重本線。

「余國民具有很高的教學水平,兢兢業業、愛生如子,是許多年輕教師的榜樣。」南壩中學副校長李和平說,他的離去是學校一個巨大的損失。

李曉靈整理余國民遺留下來的兩大櫃書籍。(記者李兵攝)

李曉靈整理余國民遺留下來的兩大櫃書籍。(記者李兵攝)

一本好書

「余國民同學,好幾個月不見你買書了……」今年6月的一天,余國民京東商城的賬號,傳來了秘書小姐的問候。

「老余十分愛讀書,年輕時的喜好除了訂雜誌就是鑽書店,這些年開始在網上購書。」李曉靈說,余國民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工資收入很大一部分用於買書。

記者走進余國民位於南壩鎮農貿市場的家裡,三室一廳的屋子十分陳舊,屋頂還殘留著漏雨時遺留下來的印跡。

「這些傢俱還是結婚的嫁妝,婚後從未添置過新傢俱。」李曉靈說,余國民的生活十分簡樸,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赴華西看病前才買了一件新羽絨服,沒想到才穿了兩個半天。

這些年,余國民一直戴一幅10元錢的塑料眼鏡,稱不容易摔壞。兒子在上海讀書參工7年,余國民一次都未去看望過兒子,甚至連飛機都還未坐過。

談起往事,李曉靈淚如雨下。

然而,他家裡的兩個大書櫃卻裝滿了書,甚至床頭櫃、沙發邊都堆滿了書,這便是他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李曉靈介紹,老余平常很愛看書,天文、地理、歷史什麼書他都看。學生文彥森說,余老師的課堂遠遠超出了那本薄薄的教材,常常引經據典、談古論今,引人入勝。

有一次,一本教輔上的詞語解釋與余老師的講解有出入,他回家後立即查找資料,連飯也顧不上吃。

在一摞一摞的書籍中,一個心形盒子格外顯眼,裡面裝滿了同學們寫給余老師的信件或卡片。

一位學生在信中寫道: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很固執,固執得近乎古板,甚至有些不合群。重病期間,您也不讓親屬給自己的好友、學生打電話,生怕給他們添麻煩。但正是因為您這樣淡薄名利、兩袖清風,才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

另一位學生則這樣寫道:余老師,您愛讀書。其實,您更像一本書,一本泛黃的彌足珍貴的聖經。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