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據海外網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遭遇反對派人士無端質疑,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專訪稱「國民教育一定要做」,他明確指出「我們是在香港的中國人」,未來會想辦法加強青少年對國家的認識和認同,將適時加強推行,但強調不會設硬指標。
楊潤雄認為,對國家的認同感、情感等,都並非能從課堂上建立,「一定要提供多的機會接觸內地的人和事、環境」,如透過往內地交流、姊妹學校等方式,讓學生自己感受整個國家的發展、國家對香港的關懷,從而令他們產生認同和感情。他多次重申「學校一直都有推行國民教育」,未來會在適當時間繼續加強和鼓勵學校「多些去做」。至於何時是「適當時間」推行,他則未有解釋。
至於初中中史科,楊潤雄表示,將要求全港中學必須在初中階段採用獨立科目教中史。對於教育局於今年5月押後初中中史及歷史科課程修訂的第二階段諮詢,他透露,將於10月左右展開。現時全港有逾80%中學採用獨立科教授中史,對於有10%採用中西史合併等方式的中學,楊潤雄強調,無意抹殺他們的教學成效,政策或給予彈性,如給予較長時間,讓有關中學慢慢將中史演化成獨立科目。
據海外網早前報道,為配合推進國民教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5月31日正式公布《中學教育課程指引》擬定稿,當中建議學校在現有的初中中史科、生活與社會科、歷史科及地理科中,涵蓋共51小時《基本法》教育。同日,特區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發通函,介紹說最新的《指引》。據了解,《指引》中提出了多項主要更新,當中強調價值觀教育對學校課程至關重要,學校應使學生了解《基本法》,以加強他們價值觀的培育,建議學校於初中中國歷史科必修內容涵蓋24小時的《基本法》內容,生活與社會科為15小時;而針對不設生活與社會科的學校,教育局亦將發展15小時的獨立「憲法與基本法」單元,並輔以現成的學與教資源,於2017年年中旬供學校使用。
此外,特區政府教育局為促進香港青年與內地交流,加深對「一國兩制」和國情了解,今年年初,特區政府大幅增加相關預算。4月份,特區政府回覆的文件透露,政府預料參與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的人數,會由2014至15年度的10219人,大增至2017至18年度預算的21000人。有關開支亦會由3年前的2000萬港元(約合1772萬元人民幣),急增至本年預算的4100萬港元(約合3632萬元人民幣),升幅驚人。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亦與公民教育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合作,除了資助青年到內地交流,亦會舉辦不同活動推廣國民教育,這方面的開支同樣每年上升,由2014至15年度的3480萬港元(約合3082萬元人民幣),大幅增加至2017至18年度預算的5870萬港元(約合5199萬元人民幣)。
對於港府推行國教,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兼「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早前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分析,教育指引修正主要因應香港近些年過度政治化、青年本土化派興起及背離《基本法》的社會情勢。香港教育體系應提供適當的國民教育以支持學生對國家的正確認知與認同,2012國民教育推動失敗現在看來是香港的一個損傷,需要及時補救。
田飛龍指出,通過教育內容調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憲制觀念與國家觀念,矯正「佔中」與「港獨」思潮的負面影響以及反對派對《基本法》對誤解誤導,對調校教師的教學重點、方向與責任感有一定指引作用,也能引起一定對社會公議和反思。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