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釗後人李曉莉(右一)與毛主席女兒李敏相見握手,中間為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凱雷 攝)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 記者 張寶峰 凱雷)2017年的十九大,新思想引領新時代。2017年,也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李大釗先生犧牲90周年,近日李大釗先生曾外孫女李曉莉在北京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專訪,深情地回憶起大釗先生。「憶史思修,以故鑒今,我們趕上了世界和國家為我們開啟的新時代,應該加倍珍惜,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她說,將把做好自己本職之事融入時代進步之中,為民族復興出力。
撫今追昔 不忘初心 尋找復興之路
十九大召開之際,一則新華社每日電訊題為《北京,一條街巷儲存的民族復興「密碼」》的報道令李曉莉思緒萬千。這則精心策劃采寫的報道,從李大釗先生故居到國家博物館中的先生犧牲絞刑架說開去,在京城短短3公里的路上進行穿越時空的探尋,尋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密碼」。走過這3公里,這就是一條中華民族的初心之路、復興之路。
「大釗先生走的路,是尋找救國救民真諦的求索之路,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革命之路,是引領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復興之路。」這條路,始於文華胡同24號,在這裡,大釗先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作為「播火者」,率先在中國介紹、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這裡是大釗先生故居,所在的街道原名為「石駙馬大街」,後為改名為「新文化街」,以此紀念大釗先生與諸多先輩們投身的新文化運動。

首開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曉莉探訪新型養老社區(凱雷 攝)
肇始於大釗先生,通過不懈探索,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光明之路。在這條光明之路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站起來。在這條光明之路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大理論成果——以鄧小平理論為開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中國人民富起來。在這條光明之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創造性地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這篇十九大前的大釗先生報道,讓李曉莉和她的黨史老師陸兵讀到時頗為感慨,「寫得很好,很有感染力。從文華胡同到國博,跨越近百年歷史風雲,從當年理想到今日現實,從犧牲個人到事業輝煌,從大釗先生到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李曉莉說,全程收聽報告,在電視上看到開幕式主席台上的領導人,能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承前啟後的歷史進程,真切感受到「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行動力與創造力,真切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美好生活已在眼前。

首開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曉莉探訪新型養老社區(凱雷 攝)
大釗先生多次向孩子們提到「美好生活」
大釗先生多次對孩子們講到只有將來實現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才能過上真正美好的新社會新生活,今天,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到「美好生活」,撫今追昔,「大釗先生就義的京師看守所舊址,就在今天的人民大會堂附近,90年前的犧牲與今日十九大的盛況,令人深深感慨,如果他能看到今天的美好,相信能含笑九泉。」
說到復興的「密碼」,李曉莉說:「從沙灘后街到國家博物館更是關鍵的一條街巷。」「京師大學堂——國立北京大學一一亢慕義齋一一新潮社一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一紅旗雜誌社一一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故宮一一勞動人民文化宮一一天安門廣場,這三四公里,既聚集著引領中國思想文化走向開放繁榮、點燃時代變革星火的大傳奇,也有深情勤奮又熱愛美好生活的志士先賢、文化精英及百姓凡人的小敘事,讓人百走不厭,百看不煩,百感交集,我相信這裡會成為中國近代歷史最具價值的人文地標」。
大釗先生後人系黨務工作者 踐行責任 構築美好
李曉莉現在首開集團工作,擔任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談到現在的工作,李曉莉相當自豪。她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美好生活」,我們這一代人既是受益者也是營造者和開拓者。當天我在首開集團會議室聽著十九大報告,感受很親切,我們企業多年堅持的「踐行責任 構築美好」理念與大會關鍵詞有著滿滿的契合,我們一直在為民為國建家興城。未來,以人為中心的復興之路,必會更加激勵我們用初心和匠心去營造美好生活。

李大釗後人李曉莉(左二)節日探望習近平主席初中老師陳秋影夫婦(左三、左四)。
大釗先生對宜居城市建設有更多期許
李曉莉提到,「首開集團2006年出資600萬元參與了大釗先生故居修復,這也是緣分!」大釗先生對宜居城市建設規劃有許多期許:在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希望多建公園體育場和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她介紹說,繼往開來,復興在干,自己所在的工作單位首開集團就在原京師大學堂、北大紅樓附近,第一個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小屋「亢慕義齋」也在此。十九大報告講不忘初心,這裡可能是離初心很近的一個地方。首開集團是改革開放第一批城市開發建設者,為首都城市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做了貢獻,家國情懷始終是首開的基因密碼。
李曉莉表示,很自豪在這樣一個企業團隊中工作,當下可以參與到「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和怎樣建設首都」的具體實踐中,首開會堅守「踐行責任 構築美好」的理念,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最高標準、最高質量、最優作品為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