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內地逾50種「智慧課堂」冒起 智能化改變教育格局

2018-01-15
當前內地市場上的智慧課堂概念產品超過50種,圖為研發團隊在展示並討論產品方案(記者方俊明攝)

當前內地市場上的智慧課堂概念產品超過50種,圖為研發團隊在展示並討論產品方案(記者方俊明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智能化正以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改變着內地教育格局。記者15日從國家教育部門及廣東研發企業了解到,內地傳統課堂已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許多學校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教室」、「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智能學習終端」等教學實驗,正突破時空所限,實現隨時隨地隨需的學習。而據專註於「智慧課堂」開發的大熊創新公司提供數據,當前內地市場上的智慧課堂概念產品超過50種。

「智慧課堂」多樣化,為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提供了無限空間(記者方俊明攝)

「智慧課堂」多樣化,為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提供了無限空間(記者方俊明攝)

學生實現「隨時隨需」個性化學習

近年來,教育部制定實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加快教育教學信息化實踐,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實現隨時隨地隨需的自主學習,提供了無限空間。據教育部門專家調研內地不同研發企業,並對現有數十種產品進行技術路線分析發現,其中一大類是基於物聯網技術,由「互動教學系統」整合了電腦終端、互動電子白板、實物展台、即時反饋系統、智能終端等軟件、硬件的智能化教學方式。

另一類是「電子書包」,集成了課前預習、課中互動教學、課後微課程作業輔導的功能,突出「移動化」智能終端特點。「時下市面上的各類教育信息化產品,在界面、互動、流暢度等方面表現優秀,但大多都以學為核心,關注的是學生和家長的體驗與感受。」大熊創新總裁張彬坦言:「教與學,在網絡學習空間環境下應是對等的;否則,重學疏教,再好的信息化工具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於是,新一類『以教為本』的智慧課堂應運而生,使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得以凸顯,否則教師就可能變成了生產線上千人一面的『教育產品』。」

網絡信息化、智能化正改變着內地教育格局,圖為幼教版智能機械人(記者方俊明攝)

網絡信息化、智能化正改變着內地教育格局,圖為幼教版智能機械人(記者方俊明攝)

集「物聯網+智能化+移動化」一身

據介紹,以教為本的智慧課堂整合「互動教學系統」、「電子書包」等技術,解決了與電子白板難以無縫對接等關鍵問題,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種高效的「教」與「學」模式。據研發人員為記者展示「小學院」智慧課堂時看到,只要用手指在這款互動教學一體機的屏幕上寫下字,屏幕左上角便出現一排小小的提示窗,分別標註着:圖形、視頻、音樂、數學、英語等……不僅提供選擇、畫筆等基礎功能,還提供主創知識課堂等。通過簡便的應用、精準的知識點,加上「傻瓜」式的DIY,協助教師在課堂上實現多元化教學體驗。

記者還發現,新版智慧課堂針對各個角色需求進行功能劃分與服務,精準地提供服務。教師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向家長發佈通知、發佈作業,集互動教學、相冊管理、課程表管理、通訊錄管理、教師雲資料管理等功能為一體。家長可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接收教師發佈的消息推送,實現與老師的互動與響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葉傅昇指出,「以教為本」的智慧課堂正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藍海市場」,其產品及技術價值至少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範培育推廣計劃」,以信息化手段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而隨着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滲透,信息來源的多樣化、信息處理的集成化、信息反饋的模塊化在迅速地改變着教育格局。

「智慧課堂」呈現三大類技術

一、基於物聯網技術,由「互動教學系統」整合了電腦終端、互動電子白板、實物展台、即時反饋系統、智能終端等軟件、硬件的智能化教學方式。這一定義強調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化」感知特點。

二、「電子書包」,集成了課前預習、課中互動教學、課後微課程作業輔導的功能,突出的是「移動化」智能終端特點;在界面、互動、流暢度等方面表現優秀。

三、整合前兩者技術開發的「以教為本」互動教學平台,協助教師在課堂上實現多元化教學體驗。譬如教學演示板塊,不僅提供選擇、畫筆等基礎功能,更包含主創知識課堂等;教師還可通過移動終端,向家長發佈通知、發佈作業,集互動教學、課程表及教師雲資料管理等功能為一體。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