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國家所需」成就香港 「香港所長」貢獻國家

2018-02-04

【文匯網訊】由特區政府牽頭主辦的「國家所需 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昨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等中央領導親自出席並發表講話,多個部委以及數十間央企的主要負責人亦踴躍參與。盛大的場面與高規格的接見,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殷切關心與大力支持。

張德江委員長期間以「邁進新時代 共築中國夢」為題作了重要講話,對香港過去在推動「一帶一路」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並對香港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點希望,包括:「瞄準『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增強創新意識」、「弘揚絲路精神」等。這四點希望對香港未來如何進一步抓緊發展機遇、提升自身建設、拓展合作空間,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值得香港各界認真學習思考。

在思考香港未來之路時,首先必須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到底香港的機遇在何處、如何才能發揮出香港的原有長處和優勢?回顧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不論是四十年前乘借內地「改革開放」政策東風的高速發展,還是回歸二十年來受國家政策支持下的顯著變化,事實充分說明,若不是順應了國家發展大勢、提供了國家發展所需的必要條件與作用,香港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與其他地區相比,香港幸運地一次又一次地佔得「先機」,國家始終不斷地為香港提供了巨大機遇。眼前的「一帶一路」與大灣區建設,顯然是繼四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機遇之後,又一個將對香港未來數十年的繁榮發展起到至關重要推動作用的戰略機遇。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香港要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不可能只著眼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必須全力擁抱並融入國家的整體大局。能否抓緊當前機遇,將決定下一代港人的福祉;而要抓住戰略機遇,根本上取決於兩點:一是能否有深刻的形勢認識與高度的社會共識,二是能否切實落實並推陳出新靈活應對。

但當前香港社會的發展意識,顯然與客觀所需仍有較大距離,不論是立法會上的嚴重內耗,還是社會上的反發展潮流,都對融入國家發展這一根本策略產生阻力,需從多個角度全方位應對。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更深入瞭解國家有關重大發展戰略的目標計劃、深遠意義、實施步驟和具體需求,並在此基礎上主動與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搭建政策、專案資訊對接平台,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探索香港發展新路向、尋找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

當然僅有共識仍然不足夠,還需要創新的思維與有力的落實保障。尤其是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內地如何共拓「一帶一路」機遇,需要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在此方面,更需要全社會各階層的凝心聚力,在包括如何打破框框、消除隔閡、打通交流壁壘等範疇提供意見和建議。

張德江委員長為此專門提出了四個「著力」:一,著力加強大灣區內創新體系建設,推動創新因素跨境流動;二,結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著力推動創業模式創新;三,結合國家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著力開展新技術新業態合作;四,充分調動資源,著力提供豐富多樣的公共服務產品。這四點突出了「創新」因素,不僅非常具體,且極具操作性,也切合了香港的實際情況,在有效貫徹落實後,必會推動香港發展上一個新的台階,實現根本性的產業升級與競爭力提升,並有效解決長期困擾的問題,令人期待與鼓舞。

顯而易見,國家的發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堅實保障,而香港亦要有足夠的自信,既看到自身的長處與優勢,也要認識到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必須全力貢獻於國家所需。一個值得香港引以為豪的客觀事實是,時至今日,香港仍然是內地最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是人民幣國際化等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首選地,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跳板,也是內地學習借鑒城市規劃、社會管理等經驗的重要課堂。這些因素說明,香港有能力、有條件、有希望在未來繼續在國家發展中繼續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絕不會被「邊緣化」。

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說,香港在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從不缺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方針,就是以「一國兩制」為根,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聚焦發展,以香港所長,配合國家所需,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誠哉斯言!

「國家發展始終需要香港,也必將不斷成就香港」,這是香港發展的「底氣」所在。只要香港各界依循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時所指出的四點要求: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香港的未來必可在國家大發展中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