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為了幫助內地貧困青少年圓求學之夢,由香港愛心人士組織和參與的「行路上廣州」步行徒步活動,風雨無阻堅持25年,成為佳話。22日,「希望工程•行路上廣州2018」在廣州結束,近200名香港居民和20多內地居民從香港出發,從大年初三開始徒步150多公里抵達終點天河體育中心。他們當中,年齡最大91歲,最小僅7歲,他們的愛心籌款和徒步在粵港兩地引起普遍關注和共鳴。據悉,本次愛心徒步活動共籌得愛心款項100多萬元(港幣,下同),而25年來,「行路上廣州」籌款已超過8000萬元,款項全部用於內地貧困山區建設學校。
老人學童殘障人士齊參與
「步行上廣州」活動,源於一段港人感人的愛心故事。1992年春節,在香港開往廣州的直通車上,一幫港人在閑聊中得知,一張單程車票錢,便可滿足一名內地學童一年的學習、生活所需。有人提議,步行前往廣州,省下車票錢,捐給貧困地區學校學童。次年起,該徒步籌款活動正式啟動,並逐步擴大了影響了,成為一個粵港之間的著名慈善活動。
活動由香港苗圃行動主辦,之後,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也參與進來。從1993年開始,該活動不間斷舉行了25年。
22日,今年的徒步籌款活動,由近200名香港各界愛心人士組成,並有部分廣東及國外人士參與。他們當中,甚至多人為身體不方便的殘障人士。團友們從香港出發,步行者經過深圳福田、南山、寶安,東莞長安、虎門,廣州南沙、番禺、黃埔等地,抵達廣州天河。步行者通過每天步行30公里的路程,親身感受到貧困山區學童為求知識,每天翻越幾個山頭前往學校上課的那一份堅持。
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91歲的港人黃伯,他已是第五次參加徒步上廣州活動。黃伯身體健朗,談起愛心慈善和徒步活動,有說不完的話。「除了鍛煉身體,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內地貧困山區的學童,這是最重要的意義。」
150多公里的路程,91歲高齡的黃伯堅持步行完成全程。一路上,大家互相扶持,互相照應,滿滿的愛心灑滿穗港150公里路程。為了感受貧困兒童的生活,他們期間還體驗以玉米和紅薯做餐。
5500人參與 25年堅持徒步穗港
今年85歲的陳如東老人,已參加了23屆「步行上廣州」活動,77歲的老伴和兩人的兒子也一起加入愛心活動。記者了解到,每個參與活動的團友,至少須完成5000元的籌款目標。為了完成目標,團友們紛紛發動身邊的朋友捐資,甚至到大街上做籌款活動。
徒步團友之一的張群卿,參加了全部25屆「徒步上廣州」活動。「最早的時候,路況不太好,大部分路程是滿是泥土的鄉村路和長滿荒草的野地。雖然條件艱苦,但沒有一位團友掉隊。」張群卿告訴記者。
苗圃行動董事張漢芬介紹,「徒步上廣州」通過招募愛心人士參與步行活動,動員香港同胞和內地熱心人士為希望工程籌集善款,支持內地基礎教育事業。自1993年第一屆「行路上廣州」步行活動舉行以來,已吸引有5500多人次參與活動,籌集了善款港幣8800多萬元。目前,「行路上廣州」活動所資助的項目已遍布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雲南等省的50多個縣(市)。
據悉,今年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年,活動主辦方與廣東青基會決定將今年的善款用於支持「希望鄉村教師計劃」,為粵東西北地區招募年輕的支教志願者老師,助力我省貧困地區的精準脫貧工作。
廣東團省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5年的堅持,「行路上廣州」活動已經成為粵、港兩地慈善組織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深化兩地合作的典範項目。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