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方俊明)記者25日從廣州市國規委獲悉,《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已編製完成,即日起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據規劃,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規模將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比2016年末的人口數增加600萬。規劃還明確提出,廣州要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至2035年,廣州城市軌道網絡達2000公里,較現在增4倍;廣州航空樞紐設計年吞吐能力將達1.2億到1.4億人次,為2017年旅客吞吐量的約2倍。
廣州第二機場擬2020年增城開建
據該規劃草案提出,廣州要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而備受關注的「廣州第二機場」在規劃圖上被單獨標出,選址在增城正果鎮。資料顯示,正果鎮總面積超239平方公里,是廣州建設的5個特色小鎮之一;地處增城東北部、廣州市最東部,東北與惠州龍門縣交界,東南依博羅縣羅浮山麓。廣(州)河(源)高速、從(化)(東)莞深(圳)高速貫穿全鎮。
增城區政府在去年11月的一份「工作情況通報」文件上提及,廣州第二機場明確落戶增城正果鎮,正式命名為廣州正果國際機場。而據新近公佈「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重大合作事項、平台和項目匯總表」顯示,擬於2020年開建廣州增城機場和珠三角幹線機場,業內人士預計約2025年啟用。
城市軌道通車里程較目前激增4倍
按規劃,至2035年,廣州航空樞紐設計年吞吐能力將達1.2億到1.4億人次,國際航空旅客中轉率達到35%以上;廣州港貨物年吞吐量達7.5億噸,集裝箱年吞吐量3600萬標準集裝箱;廣州鐵路樞紐客運量超3.97億人次,貨運量超過0.77億噸。
相比現時廣州地鐵線網線路超390公里,穩居全國第三、世界前十,今次規劃草案顯示,至2035年,廣州要建成2000公里左右城市軌道網絡,較目前激增4倍。其中,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廣州將建設10條地鐵新線路,總長度258.1公里,總投資2196億元。到2023年,廣州將形成18條線路、總長8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
該規劃草案還提出,要科學調控人口規模,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同時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這意味著廣州從2017年至2035年,規劃範圍內增加的人口約為600萬,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為33.3萬。
據規劃,首次將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納入了廣州主城區的範圍。該規劃提出,要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市空間網絡體系。其中,主城區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九龍鎮以南地區及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承擔科技創新、文化交往和綜合服務職能的核心區域。而「副中心」包括南沙區全域,是廣州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也是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門戶。
逐步建設成為「引領型全球城市」
近20多年來,廣州從最早期定位為廣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再到國務院2016年批復首次確立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廣州城市定位在國務院對城市總規的批復中逐漸提升。而在本次規劃草案中,廣州的目標願景是「美麗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質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為引領型全球城市。
廣州城市總規「亮點」一覽
一,城市定位: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成引領型全球城市。
二,城市規模: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將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比2016年末的人口數增加600萬,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三,城市結構: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市空間網絡體系,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首次納入主城區,副中心包括南沙區全域。
四,公共配套:建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至2035年城市軌道網絡達2000公里,為現在的5倍;廣州航空樞紐設計年吞吐能力將達1.2-1.4億人次,廣州第二機場選址增城正果鎮。
廣州城市總規涉香港幾方面
一,特設「強南沙」章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規劃南沙的發展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和共享發展區。
二,要強化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功能,推進與廣州主城區、香港機場、深圳機場、廣州南站暢達的高速交通走廊,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
三,對標借鑒香港等國際最高水平,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四,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面向港澳實施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試和更高水平的開放政策。加強與港澳在離岸貿易、高技術服務、教育培訓、高新技術產業、高端醫療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充分考慮港澳人士在南沙生活的需求,完善出入境、通關、居留等服務設施,積極引入國際知名學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醫療機構。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