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海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霍穎勵8日撰文表示,今年人民幣跨境資金結算量快速增長,一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結算量超過3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5%。今後要堅持「本幣優先」的原則,繼續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霍穎勵在央行主管雜誌《中國外匯》上發表題為《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台階》文章稱,2015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換擋,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並進入加息週期,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出現分化,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降低,資本有一些外流壓力,離岸資金池縮小,2016年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同比首次出現下降。而後,央行主動謀劃,加快完善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推動境內金融市場開放,優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人民幣國際化在經歷了升值和貶值全週期的考驗下依然取得全面進展。2018年以來,人民幣跨境資金結算量快速增長,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例逐步回升,目前已經達到歷史最好時期的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3.15萬億元,同比增長87.5%,人民幣連續七年穩居中國跨境收付第二大貨幣。截至2018年3月末,已有超過34.9萬家企業和386家銀行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全球約137個國家(地區)的境外銀行在境內開立5028個同業往來賬戶。
人民幣的投資貨幣功能持續深化。截至2018年2月末,共有652家境外機構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入市總投資備案規模約2.09萬億元;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餘額合計4.47萬億元,同比增長39.6%。
霍穎勵在文章中還表示,人民幣亦顯現儲備貨幣功能。2017年四季度,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中報送國持有的人民幣儲備規模為1128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4.5%。據不完全統計,已有60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此外,人民銀行與37個國家和地區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金額超過3.3萬億元,互換功能也由原來的維護金融穩定為主延伸到維護金融穩定和便利雙邊貿易投資並重。
對於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政策走勢,霍穎勵表示,將營造有利於人民幣國際使用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並持續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支持更多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持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進一步優化QFII/RQFII管理框架,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適時推出「滬倫通」,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期貨市場,支持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使用人民幣開展境外投資。
此外,人民銀行將持續推進與符合條件的國家或地區開展貨幣合作,支持境外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拓寬與周邊國家的銀行結算渠道建設,推動人民幣同周邊國家貨幣直接清算平盤工作,推動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區域外匯交易市場建設。進一步拓寬金融合作深度及廣度,便利人民幣在周邊國家使用。
霍穎勵還強調,人民幣跨境業務堅持事中、事後監管,不進行事前審批,銀行可按照「展業三原則」為客戶直接辦理經常項目、直接投資等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