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針對中美第二輪經貿磋商發佈的聯合聲明,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本報指出,中美兩國經貿關係中的結構性問題是由兩國產業結構差異造成的。中國在貨物貿易上有順差,而美國在服務貿易上有順差。事實上,中國貨物貿易順差一直存在被高估。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一方面中國可以加大自美進口,購買更多的農產品、能源等產品以及金融、醫療等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限制。
半個月之內兩輪談判,中美最終達成了不打貿易戰的共識,速度之快似乎出乎了外界預料。白明認為,這得益於中國積極的應對策略。「我們一方面表達了願意坐下來談判的態度,另一方面也行動迅速地採取了合理反制。讓美國看到了肆意擴大貿易摩擦將帶來的負面效應,在301調查的聽證會上,近90%的徵求意見都是反對徵收關稅。」
在華盛頓接受採訪時,劉鶴提及中美兩國經貿關係存在結構性問題。白明指出,這主要是兩國產業結構差異造成的。中國在貨物貿易上有順差,而美國在服務貿易上有順差。事實上,中國貨物貿易順差一直存在被高估。多年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加工貿易為主。但這些加工貿易是按照全價值統計,所以在國際貨物貿易中,中國的實際獲利並沒有統計順差額那麼大。
在此次中美髮布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同意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包括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余淼傑表示,增加進口實際上已經是中國當前擴大開放的重要措施之一。擴大進口不僅有利於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也有利於民生福祉,滿足中等收入群體比例上升後消費結構、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趨勢。
白明指出,在服務貿易領域,金融、旅遊、教育、養老、醫療等都可以擴大自美進口,彌補中國現階段服務業發展不足。經過加入WTO的洗禮,中國服務業面對外來競爭已經不再是弱不禁風,但也要注意掌握好度,有序擴大進口。在貨物貿易領域,則需要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限制。
此外,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增加對美石油、天然氣進口可豐富中國能源進口來源,更好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他同時也提醒說,中方增加自美進口能源和農產品等,是根據雙方市場供求情況,政府引導,基於市場經濟原則,由市場自主決策的結果。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