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人助學內地: 有溫度 有厚度

2018-05-24
香港「育苗計劃」訪粵團小學生代表與廣東偏遠地區孩子合影。(資料圖片)

香港「育苗計劃」訪粵團小學生代表與廣東偏遠地區孩子合影。(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孩子的成長總是最牽動人的心。在內地的大山深處,有的孩子因為貧窮,不得不離開課堂外出打工;有的學校因為條件落後,無法給予有天賦的孩子合適的教育……面對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日夜牽掛,為他們捐資、捐物、支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廣東偏遠地區育苗計劃」到去年的「大學生在線支教計劃」,不少愛心人士通過此類助學項目與山區的孩子結緣。

而這幾十年如一日的奉獻,不僅成就了孩子們的未來,也讓港人一同成長。曾經在廣東韶關參與支教的馮志健說:「教育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事情,沒法像商業活動般評估績效。要問誰在支教中受益更多,是我們還是孩子?說不清。但我覺得自己收穫非常大。」

小學童的光和熱

每年的三四月間,香港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就會收到一封籌款倡議函,鼓勵小朋友們捐出自己的零用錢,用於改善一江之隔的廣東偏遠地區同齡孩子教學環境,這就是籌辦了25年之久的「廣東省偏遠地區育苗助學計劃」。

自1993年起,有感於內地山區學童的教育資源貧乏,香港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及香港《明報》攜手,邀請歷任教育署長及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出任名譽贊助人,籌款支持山區學校改善條件,推動知識脫貧。25年的默默育苗結出纍纍碩果,香港小學童們共捐出近2900萬港元,幫助廣東省55個縣區的170多所山區學校重建校園,告別危房教學樓。

「育苗計劃」從2009年起,還專門撥款資助條件薄弱的山區學校設置基本電子教學平台,讓貧困學童有機會接觸現代化教育,計算機、錄音機、視頻展示台、投影機、多功能電教講台……山裡的小同胞由此打開新世界的大門。9年來已經有超過70所學校受惠,無數「大眼睛」藉著知識的翅膀飛出山溝,實現人生夢想。

而那些頑皮的香港小學童,對世界也有了新認知。翻越崎嶇山路,親身踏上山區土地,真切體會到偏遠地區同齡人求學的不易,見證了自己的愛心給山區學校帶來多麼大的改變,「忽然一下長大了」。「我們小小的愛可以實現山區學生的讀書夢」「有能力幫助他人是種福氣」「我會繼續捐利是錢幫助山區小同胞」……稚嫩的話語間,藏不住的是真心和真情。

青年教師的笑與淚

雖然與香港遙遙相隔500公里之遠,廣東韶關的偏遠學校裡卻每年都有香港老師的身影,他們備課本裡有趣的「ABC」「哆來咪」「紅黃藍」,告訴大山裡的孩子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這些老師,都是「香港青年服務團」的成員。

從2011年9月開始,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推出「香港青年服務團」計劃,資助有志於到內地偏遠地區支教的香港青年體驗農村、鍛煉意志、服務國家。6年來,約120名香港青年先後奔赴廣東韶關、梅州等地,任教初中、小學及學前班的各項科目,並協助籌辦課外活動。

香港中文大學美術系畢業生黃嘉瀛是第一期服務團成員,支教時她才21歲,學生們稱她「香港小姐」。她和另外3名「香港小姐」包攬了韶關龍歸鎮龍歸小學所有班級的美術、音樂和綜合課。拋開課本,她從最初的人體比例開始教學,還帶著學生們到田野寫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趣。

「他們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不少內地學校的校長都表示,孩子們愛上香港老師的課,因為「講得有意思」。而孩子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喜愛,一名支教老師生日時,不僅收到一張張賀卡,還收到了煮熟的紅雞蛋。

在返程時,志願者們都流下了分別的淚水。「難忘義工歲月」,是所有來內地支教的香港青年教師的共鳴。去年遠赴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扶助貧困兒童的香港青年袁昭傑在筆記本上寫道:「那裡的學生始終是朝陽,比香港的學生熱情和純樸,登車離開的時候,他們找我給簽名和拍照,從他們的臉和崎嶇漫長的山路上,我找到了積極、樂觀和毅力。」

慈善家的情和夢

打開「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簡單的首頁上,「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的標題尤其醒目突出。這8個字,承載著香港慈善家對內地教育事業的牽掛,凝聚著他們聚焦教育、提升國力、振興中華的夢想。

早在1981年,香港首富李嘉誠就付出大量精力與財力,資助汕頭大學發展;1986年,由「香港船王」包玉剛出資創立的寧波大學正式開學,如今已有多個學科全球排名頂尖;1982年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至今在內地共資助了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4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20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800餘所;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僅僅是通過教育部渠道,香港愛國愛港知名企業家就已累計向內地教育事業捐款超過80億元人民幣……

港人助學內地,從不遺餘力,「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最溫暖人心的,是那顆始終與祖國內地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愛國心。因為他們明白,助學內地,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國家強大,民族復興,香港才能延續輝煌。正如在內地建了近200所希望小學的香港愛心人士李麗霞所說:「我們的資助就像大海裡的一滴水,希望讓這滴水也起作用。」

一所所希望小學托舉著希望,一座座逸夫樓記載著青春,一項項獎學金成就著棟樑……幾十年人事變遷,然而一直堅守不變的,是這些延續不斷的善舉,不管何時,重溫這些愛的故事,感動依然如初。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Canc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