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5月24日,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外長巴里發表聲明,宣布即日起與台灣「斷交」,關閉雙方「使館」,撤回該國駐台所有官方代表。此次布台「斷交」後,台灣「邦交國」數目減少到18個。
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任成琦發表了評論文章《阻兩岸交流 民進黨開歷史倒車》,原文如下:
布基納法索與台灣「斷交」,台當局惱羞成怒,一股腦把責任推到了中國大陸身上。陸委會日前表示,將嚴格審查大陸各級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來台。凡事總得師出有名,這倒是難不倒台當局,立馬端出一頂「威脅國安」的大帽子,指責大陸以不同名義來台「設立據點、進行統戰分化」雲雲。
據台媒報道,審查對象不僅是大陸官員,涵蓋赴台進行商務、學術交流的人士,只要「有疑慮」,陸籍人士都將面臨全面性嚴審。有關部門甚至表態,「若有不法,將祭出鐵腕措施」。面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兩岸交流磨刀霍霍,甚至露出森森牙齒。說到底,據法「檢討」是假,拿兩岸交流開刀,「反制報復」是真。
民進黨的拿手好戲
當局各單位說做就做。大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5月27日赴台,但該團下飛機後被三令五申,不得在台招募人才和學生,相關活動被迫取消。海峽論壇即將開幕,在新竹、高雄、金門都有活動,其中有場活動將讓兩岸宗親氏族座談介紹如朱熹、鄭成功等知名歷史人物的族規家訓,但很遺憾已有10多位大陸公務團人員被「移民署」拒絕來台。
台灣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總會長鄭昭明說,兩岸的血緣、族群、文化根本就扯不上政治,台當局嚴查大陸來台人士的作為,完全是把政治與文化混在一起處理,要將兩岸文化從中切斷,讓人非常心痛。
聯想到此前叫停大陸航空公司的春節加班包機,台當局打壓兩岸交流早有苗頭,如今試圖變本加厲。不僅是大陸赴台交流要管,從教育學術到經貿往來,島內人士赴大陸交流也要卡。比如民進黨操弄「台灣專家學者到大陸交流」議題,台灣教育部門發函島內公立大學,要求徹查各高校2019年度因公外派及赴大陸的相關計劃。5月16日,台灣財政部門公告了對大陸5項鋼鐵製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的調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污名化兩岸交流本是民進黨的拿手好戲。6月5日將開幕的海峽論壇,當局就指責中國國民黨恐「配合共產黨統戰和宣傳」,不讓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智庫副董事長林中森登陸。不難想像,下一步肯定還會想方設法去抹紅描黑。當然,這種做派島內民眾也看在眼裡,很難一抹就靈了。
「這是走回頭路」
如今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比如台灣高中生赴陸求學意願創新高,台灣高校赴陸實習就業的學生和求職的教師日趨增多。這本是互利互惠的好事,但台當局卻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
有關人士指出,當局如果全面查處上述正常互動,等於是要阻絕兩岸民間交流,破壞兩岸善意互動的根基。陸委會官員還惡人先告狀表示,近期陸方一連串「外交打壓」,「已破壞兩岸良性互動的現狀」雲雲;還辯解稱,正常民間交流方面並未改變,包括一般陸客來台觀光、陸生來台就學等。雖然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是走回頭路,是倒行逆施。」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的譴責擲地有聲。
有台媒忍不住發問,綠營一方面阻擋台灣人的發展機會,在台灣低薪、少子化下教師覓職不易,大陸提供台青與台師另一種選擇,跟「統戰」何關?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學術交流,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以恫嚇、阻礙來全面建立兩岸交流的高牆,這豈不代表其施政既不得人心,對自己也完全沒信心?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早就指出,民進黨當局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地給兩岸正常的交流合作設置障礙。他們限制的是台灣同胞的機遇,損害的是台灣同胞自己的利益。打個比喻來說,一方在架橋鋪路,另一方卻在毀路拆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這種一意「鎖台」的做法,和台當局所標榜的要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善意」背道而馳。
搞對抗,台灣民眾倒霉
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多次明確表示,珍惜兩岸交流30年得來不易的成果及累積的善意,在「既有基礎」上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一番喊卡做派,讓當局露出了「走回頭路」和「倒行逆施」的狐狸尾巴,讓「維持現狀」的空洞表述也日益破功。
面對民進黨上台後拒絕「九二共識」必答題,大陸一方面在國際上積極維護一中原則,讓民進黨當局的「國際空間」越來越窄;另一方面同時直接加惠島內台胞,對島內西進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綠營無法直接報復大陸,本來就恨得牙癢癢。如今藉着「斷交」由頭,正可轉移矛盾焦點,同時狠狠倒打一耙。
當局彷佛把每位赴台交流的陸方人士都當成顛覆台灣政權的「匪諜」。這種做法,不但讓大陸心冷,也讓台灣民眾心生反感。5月28日,台灣雅虎奇摩網站上,一名讀者投稿解讀台當局「嚴審」的背後用意:不支持民進黨,或是反對民進黨的都有可能是被統戰一分子,需要被查辦。民進黨的政治迫害,正是「綠色恐怖」的最佳註腳。
台中市觀光導遊協會前理事長張展評表示,暑假旺季預期陸客團有可能銳減一半,因為業者都知道,兩岸旅遊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政治。民進黨剛剛祭出鍘刀,寒蟬效應就來了。可以說,阻礙兩岸交流的責任完全在台當局。如此下去,會使兩岸關係向反方向發展,讓兩岸關係從「冷對抗」進入到「冷動蕩」時期。
如何處理好兩岸議題,是蔡當局當前面臨的大考,躲是躲不掉的。拿兩岸交流開刀,既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更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蔡當局為了報復大陸而走回對抗老路,台灣內外處境只會更困難,付出的代價將越來越大。有台媒直言,搞對抗,吃虧是台灣民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