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沙頭角絲花廠破冰帶起來料加工業

2018-06-13
中英街的存在,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受訪者供圖

中英街的存在,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受訪者供圖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979年,4月1日,深圳首家中外合資工廠——沙頭角絲花廠在中英街開業,這間具有破冰意義的探路先鋒廠,在深圳改革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在短短的四年間,它帶動了中英街內商業的逐漸興旺。玩具廠、手套廠、牛皮加工廠等緊隨其後相繼開設,中英街內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逐步走向繁榮。

1978年7月,剛剛到廣東任省委書記的習仲勳來到沙頭角,指示當時的寶安縣和沙頭角幹部「要想辦法把沙頭角發展起來」,通過發展經濟,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沙頭角鎮立刻行動,開始與港商談判,並很快與香港夏威夷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

在中英街開廠,獨特的位置優勢和低廉的成本是吸引港商黃振松的主要原因。當時,特區成立前不可能辦中外合資工廠,而在中英街,香港的原料貨物可以直接運過來,而加工後的成品又裝車運走,不需要任何海關或者檢查,跟在香港開廠一樣方便。

絲花廠規模不大,經營模式是港方出錢出設備,負責銷路,沙頭角提供場地和工人。

1983年底,隨著改革開放在全國陸續鋪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作為來料加工型企業的絲花廠受到市場衝擊,加之塑花熱銷的影響,絲花產品產銷不再紅火,開辦四年沙頭角絲花廠正式停工。

赴港「撿破爛」賺得第一桶金

改革開放前,沙頭角經濟一度非常困難,與對面的香港收入懸殊,曾出現大規模的逃港潮,2600多人逃到香港,留下來的只有1200多人,導致勞動力銳減。時任沙頭角鎮黨委書記張潤添回憶道,「最初面對改革開放,都不知道具體要怎麼弄。1978年,在習仲勳考察沙頭角後,鄉民開始把農產品賣到香港,換來資金發展養殖,小額貿易的出現幫助農民提高了收入,遏制了逃港之風。」

位於中英街回歸廣場的警鐘 記者郭若溪 攝

位於中英街回歸廣場的警鐘 記者郭若溪 攝

「當時,說是要利用香港優勢,就有人提出能否把廢舊物資撿回來,再重新利用。經過向領導請示,得到可以撿回來當廢物利用的批覆。為了發展經濟,沙頭角聯合企業公司(沙商貿的前身)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了。」張潤添說。

時任沙頭角經濟辦主任的何壬坤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長,並著手開始實施改革的嘗試。在香港收破爛時,何壬坤還認識了一個做公仔麵的台灣老闆,一次性訂購了五萬箱公仔麵,僅兩個晚上,就在橫崗、惠陽等地銷售一空,營業額一天最高達100萬元。賺到第一桶金的何壬坤開始把眼光轉向了外貿,通過撿破爛時認識的香港老闆,拿到了一萬輛上海「永久」、「鳳凰」牌自行車的訂單,就這樣,沙商貿的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軌。

「走出國門接受市場挑戰,依靠撿破爛積累資金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沙商貿在當時具有十分典型的示範意義。」原中英街博物館館長孫霄評價稱。隨著中英街經濟的發展,國營、集體、個體、合資、外資和股份制多種經營模式在這條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並存的街上同處。人們在中英街這個「特區中的特區」上不斷創造出商貿業的奇蹟。

責任編輯:遠航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