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與西鄉老街相連的是一條巡撫街,兩街交匯處有座「王大中丞祠」,大門兩側刻有石聯:「巡粵表孤忠,耿耿丹心,奏牘兩章留史冊;撫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謳思萬載仰旌常」。這「王大中丞」是誰?為何讓百姓世代崇拜?說起來,與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關。文 記者 石華
清康熙年間,朝廷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將沿海一帶造成無人區,以打擊鄭成功的海上武裝力量。遷界使新安縣受害不小,從南澳、大鵬、葵湧、香港離島到南頭、西鄉、沙井、松崗的海岸線,全縣人口被遷三分之二,新安縣是個魚鹽之縣,漁業、鹽業頓遭致命打擊。
廣東巡撫王來任看到流民顛沛流離,冒死寫下《展界復鄉疏》,力陳遷界之害,最終他因拒遷邊民被罷官還京。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復界,恢復新安縣,並以優惠的招墾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遷入,推動了深圳東部地區經濟、文化迅速恢復和發展。而王來任卻因操勞過度病終。
消息傳來,新安人痛哭不已,為懷念巡撫恩德,紛紛建祠立廟祭祀。王來任不是西鄉本地人,在西鄉也沒有子嗣,但百姓自發捐資建祠廟,即「王大中丞祠」,俗稱「巡撫廟」。
如今,西鄉的王大中丞祠是深港兩地僅存的一處用以紀念王來任的紀念性祠堂。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