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黃錦輝:大灣區兩區九市應各自發展所長 優勢互補

2018-07-26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陳玉蓮)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學術研討會今日(26日)在香港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王任黃錦輝教授從香港人角度去研究,在「一國兩制」下粤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體制創新。

他表示,「大灣區」兩區九市的總人口約1億,面積約56000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000億美元。「大灣區」GDP已超越以硅谷為經濟動力核心的三藩市海灣區。而「大灣區」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深化城市羣之間的合作,利用香港及澳門的獨特優勢,提升國家在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地位與功能。

黃錦輝,香港中文大創新科技中心主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洋港 攝

黃錦輝,香港中文大創新科技中心主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洋港 攝

他又表示,其實「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並不是新概念。早於十年前回歸初期,粤港合作已經是相關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十年後,珠江三角洲經濟合作帶已發展成為香港企業的華南區發展策略。直到最近兩年提出的「大灣區」。但不論掛上怎樣的名號,這三個階段的發展在地理上仍聚焦在兩區九市。而在過去20年,九市的經濟突飛猛進,廣州及深圳每十年的GDP增長平均超3倍而同期香港的增長卻少於60%。

20年間,兩區九市內「龍頭」城市的地位持續改變,回歸初期,強勁的經濟動力優勢下,香港當時充當「龍頭大哥」是當之無愧。但其後的領先地位陸續被灣區内其他城市趕上,至今已無以為繼。

今天香港的經濟發展與其他城市,特別是深圳及廣州已是平起平坐,因此在「大灣區」框架之下,香港與其他夥伴城市的協作模式必將有所改變。

「大灣區」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各方如何發揮優勢互補,他對於共創雙赢各市及區的經濟結構產業優勢作出分析。如深圳應發展中國高科技産業的領軍城市,江門要發展具浪厚小鎮文化,澳門是發展富旅遊、娛樂特色的文化,而香港要發展舉世馳名的金融服務業中心。

若區内各地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善用香港健全高效及國際化的金融財務,法律及大學科研系統,與灣區內其他地區作出深度合作,必定會更好。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