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張惠民:「一國兩制」為大灣區帶來巨大潛力和競爭力

2018-07-26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靜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學術研討會今日(26日)在香港舉行。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學術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以「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貿易及物流的功能及供能」為主題進行主題演講。他說,「一國兩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力。

張惠民指出,按體量計算,粵港澳大灣區屬於世界級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也逼近紐約灣區,惟在人均GDP、服務業比重、全球500強公司數量等發展質量方面,與世界一流灣區尚有一定距離,因而亦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張惠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洋港 攝

張惠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洋港 攝

他引述最近一份研究顯示,機場起落時刻太滿,是影響全球500強公司來港灣區設置總部的原因之一,因「有錢人的飛機飛不進來,就不來了。」

「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競爭優勢和挑戰。張惠民認為,相較多個海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最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而「一國兩制」更是獨有的優勢,強調「灣區融合,並不是把『一國兩制』拿走,而是要發展起來。」

張惠民最後提出三大訴求,一是貨物流動,他冀能積極研究打造貨物的一地兩檢,發展貨物綠色通道,另將灣區內的物流資源進行互補佈區與合理分工,促進五個機場的合作,「如將珠海機場打造成香港的『第四跑道』等」。

其次,是信息流通。張惠民說,互聯網管制及長城防火牆等措施隔斷了粵港澳,而粵港澳三地也因漫遊、流量費等導致通信不變,認為數據及雲服務中心的設置要達到國際認同的同時符合國家要求。

最後,是資金流動。他解釋,目前港澳資本進出內地資本市場仍受嚴格監管,與內地的黃金市場、外匯市場等仍有割裂,期望能加快融合。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