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范童)國務院辦公廳前日公佈,合資格的港澳台居民將可申領內地居住證,並享有多項便利、權利及基本公共服務。工聯會的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昨日指出,居住證有效解決在內地讀書、工作的港人,包括可在網上購車票、申請各式各樣的戶口較便利等,實在地、大大方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不過,不少到內地養老的退休港人,由於沒有在內地就業過,故不能參加社會保險,缺乏醫療保障,「這次居住證對非就業人士的幫助不大,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進展。」全國政協常委、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希望,國務院能在居住證這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讓無法申請居住證的港人也得到便利。
香港工聯會內地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建波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國務院前日公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新措施後,不少居內地的港人都對此感興趣,以廣州工聯諮詢服務中心為例,當日已接到近20個電話查詢,希望了解居住證的實際作用,及申請的辦法,其中大部分為長者。
國民身份可免臨時住所證明
他指出,各中心過去接到很多港人反映,由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與內地居民身份證的編碼不一,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不便,構成不少麻煩。因為內地居民身份證號碼為18位數字,回鄉證只有11位,故港人無法享受網上購票、自助取票等便利,更不時在辦理銀行及金融服務期間遇阻滯。
邵建波以近年興起的電子支付方式「微信支付」為例,使用前需要綁定內地的銀行卡,惟每一間銀行處理回鄉證號碼的手法亦有不同,導致第三方取資料時出現錯誤,「我自己亦有相關問題,不是每一張銀行卡也可以綁定,如果有些港人只申請了一張銀行卡,有可能無法使用微信支付。」
他認為,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後,不但可擁有公民身份編碼、顯示國民身份,亦實在地、大大方便了日常生活,如出行可以在網上購車票、申請各式各樣的戶口較便利等,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區隔,如港人現時在內地買車、換領駕駛證時,均需要到公安機關申請臨時住所證明,「以往每一件事也要出一份文件證明,有了居住證則可以省卻不少時間。」
邵建波坦言,現時持回鄉證、居於內地的在職港人亦可以參加社會保險,即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故居住證在該方面影響不大。
未曾內地就業 無社保醫保
不過,過去服務中心接收的求助個案中,長者福利問題佔有一定的比例,因為不少退休港人選擇到內地養老,由於沒有在內地就業過,故不能參加社會保險,缺乏醫療保障,「這次居住證對非就業人士的幫助不大,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進展。」
林淑儀在facebook表示,工聯會認為新措施基本解決或紓緩了港人的不便,「在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和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方便(面),都回應了港人訴求。」
不過,在港人參加社保和提供內地醫保方面,還需要繼續探討,而部分未必可以在內地居住滿半年、只以回鄉證返內地的港人亦未能受惠於居住證。她希望國務院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讓無法申請居住證的港人也得到便利。
洪為民籲居住證惠及全港
(記者 范童、何西)中央前日公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令在內地居住的港人依法享有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及9項便利,涵蓋就業、教育、醫療、旅遊、金融等日常生活範疇。政界認為,居住證是一個照顧港人融入內地的好開始,期望透過技術層面把居住證的號碼編制擴展至全港700多萬人,為更多香港居民帶來便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形容,居住證是一個好開始,因為過往礙於身份證號碼格式不一的關係,很多網上的認證,例如網購、購買車票、自助銀行等,港人亦無法享用。
他指出,居住證可讓約30萬名居內地港人受惠,但並非在內地居住的港人依然面對同類問題,例如不少香港年輕創業家向他反映,由於沒有內地身份證,很多時候要親身到銀行辦理手續,如同被視為「外國人」。他亦分享自己曾入住北京較小規模的酒店,出示回鄉證時被對方以「不接受外賓」為由拒絕,要另覓地方留宿。
洪為民於今年兩會期間,建議優化簽註制度,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通行證及港澳居民內地身份證,讓所有港人亦可以申請。
他指出,雖然是次居住證只適用於居住在內地的港人,但可說是踏出第一步,因為港人能享有「810000」起始的編碼,意味與內地居民身份證號碼編制接軌。
他希望未來可設立相關通行證或身份證,以自願申請的方式,為所有港人帶來便利,或在技術上將回鄉證改為與內地居民身份證互通,相信會有更多香港居民受惠,並吸引不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到內地發展。
馬逢國建議
灣區先行先試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昨日在一電視節目上表示,愈來愈多港人到內地生活與發展,中央政府亦有考慮相關政策照顧港人融入內地,相信中央會陸續推出優惠政策。他建議有關措施可考慮在大灣區先行先試,相信可行性與成效將會更高,期望可藉即將出台的大灣區規劃綱要發佈。
梁振英:港人可探索內地機遇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的出台釋放重大信號--港人今後可以通過享受與內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待遇,更積極地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內地其他地方的發展機遇。
梁振英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指出,港澳台居民到內地(大陸)升學、就業、退休養老是未來發展趨勢。這次制定出台《辦法》,打破了過去的政策障礙,切中港澳台居民的需要,讓他們在全國享受到與內地(大陸)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和便利,滿足生活需要。
指灣區規劃是港第二次機遇
「內地發展機遇非常多,但政策措施若有障礙,造成了生活不便,是會把香港人困在香港。」梁振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香港的「第二次機遇」。《辦法》將為港人在內地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境,相信有助港人融入到大灣區生活和工作,促進大灣區人流的流通,加速香港與內地融合。
「《辦法》的出台釋放重大信號。」梁振英指出,不管是年輕人就學、壯年人創業,港人未來選擇到內地發展不用再為生活煩惱,可放心地探索發展新機遇。
深學者料便利措施陸續有來
(記者 鄭治祖)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將於9月1日實施。內地港澳研究學者指出,這是中央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政策利好,今後將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便利,並且相類似的便利港人的措施會越來越多,及越來越完善。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教授在接受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居住證是對港澳居民在內地各方面發展的基礎性便利措施。「此舉接地氣且適應港澳同胞切身需求,將助力港澳同胞抓住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機遇。」
他續說,從長遠來看,具有深遠意義,有利於解決港澳自身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遇到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畢竟內地的機會多,市場大。
鄒平學指出,中央政策在各地「落地實施」時,各地還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推出優惠便利程度更大的措施安排,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城市。
他又進一步指出,國家政策立場是不會變的,對港澳同胞只會越來越優惠。未來隨着時間推移,可以檢驗這些政策並不斷完善。
覆蓋範圍料逐漸改善
南開大學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指出,《辦法》第三條規定,港澳居民居住證登載的信息有一項叫做公民的身份號碼,是內地首次在法律上明確港澳居民編制公民身份號碼,而且是按照國家標準來編制,與內地其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編制,這是制度上的重大進步,是國家治理能力和體系向現代化發展的具體體現。
他認為,港澳同胞在內地發展的訴求涉及面很寬,如醫療、衛生、養老、社會保障等,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先打破呼聲最高的制度性障礙。今後隨着內地社會管理水平、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相信港澳同胞在內地發展的條件會逐漸改善。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