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台灣「環保署」調查:44%家用自來水驗出微型塑料

2018-09-26

【文匯網訊】據台灣行政當局「環保署」首度公佈的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的微型塑料調查,自來水淨水廠23件原水樣本中有14件含微型塑料、占61%;經處理後,流到家戶使用的清水100件中有44件含微型塑料、占44%。

據《中國時報》《聯合報》26日報道,此次調查所驗出的微型塑料呈纖維狀,每升清水平均有0.75根,主要成分為聚乙烯、尼龍等,屬常見塑料製品。

除自來水外,該署下轄環境檢驗所也對王功、台西、安平、東石、澎湖、金門、馬祖等全台7處養殖區及墾丁、福隆海水浴場做調查。結果顯示,每1000升海水有1000至1.85萬個微型塑料,每公斤沙礫有26至2400個微型塑料。養殖與野生貝類以每公斤為檢驗單位,平均含0.2至5.2個微型塑料。

微型塑料指小於5毫米的塑料殘屑,相當於米粒大小,是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進入大自然後日久裂解而成,如塑料袋、礦泉水瓶、免洗餐具、合成纖維布料、洗面柔珠、漁具等。

據報道,「環保署」2017年12月至今年7月針對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與貝類中微型塑料含量,運用熱觸測試法、螢光染色法及顯微光譜法做檢測,大部分都含有微型塑料。該署日前已預告限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政策草案,預定2019年7月起,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快餐店等四大類、共八千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性塑料吸管。

看守台灣協會等民間環保團體表示,「環保署」2030年才全面禁用購物提袋、塑料吸管、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塑料杯等4大類塑料製品,時間太漫長,應加快腳步。

責任編輯:夏凡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