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文壇大俠 揮別江湖

2018-10-31
■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武俠小說大家、著名報人金庸(查良鏞)昨日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

■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武俠小說大家、著名報人金庸(查良鏞)昨日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費小燁)一代文壇大俠、《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昨日於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4歲。「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句話常用來形容查良鏞及其武俠小說的廣泛影響。查良鏞的武俠小說,結合歷史、寫人寫情,在香港、內地以至世界各地均大受歡迎,歷久不衰。通過其妙筆,武俠小說從歷來被貶斥為「通俗」與「不登大雅之堂」,至成為眾多研究者的研究對象,後來還發展成「金學」,與「紅學」相提並論。社會各界均對查良鏞離世深表痛惜,但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武俠精神卻將永世長存。

查良鏞筆名「姚馥蘭」、「林歡」和「金庸」,他以「金庸」這個筆名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他更是香港著名的辦報人、小說家和評論家等。

八歲無意讀武俠 日後著述發萌芽

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查良鏞創作的武俠小說膾炙人口,筆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及《天龍八部》等著作對整個華文世界影響深遠,多年來一直被一次又一次拍攝成電視劇及電影,更衍生不少動漫產品。

查良鏞於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8歲時無意中發現《荒江女俠》,之後便愛上了看武俠小說,一連看了《水滸傳》、《三俠五義》、《彭公案》及《施公案》等幾十本小說,並於15歲時與同學合編《給投考初中者》,是他首次出書,暢銷至浙南、還遠銷至江西、福建等地。

抗戰期間,他一度靠政府發的公費度日。來港後,他在隸屬《大公報》的《新晚報》任副刊編輯,並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其武俠小說之路,於1959年創辦《明報》。除了連載武俠小說,《明報》刊登的由他撰寫的社論也影響深遠,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更成為報道中國消息的權威,也滿足了香港人對內地資訊的訴求。

獲鄧小平會見 曾參與基本法起草

不僅文化界,查良鏞於1981年更獲鄧小平會見,談及許多政治問題,其後曾參與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並被任命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2000年,查良鏞獲特區政府頒發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他並於2009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查良鏞生前曾接受內地主持人楊瀾採訪時憶述:「當初創作是出於工作需要,我沒有寫小說的經驗,創作武俠小說只是一種試一試的心態,成名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2009年,查良鏞相隔52年重回他曾工作的《大公報》參觀並舉行座談會,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在《大公報》貢獻過自己的青春歲月和聰明才智,今天回頭來看,我可以覺得今生無愧。」

The Culturist 文化者facebook專頁於昨日傍晚7時許發帖,引述查良鏞兒子查傳倜回覆其父親死訊時說:「消息正確,感謝。」他指父親走得安詳,彌留之際家人均在身邊陪伴。

香港《明報》網站於昨日晚上發表《悼金庸先生》,表示《明報》全體成員對《明報》創辦人、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逝世深感惋惜及難過,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悼文指,查良鏞先生是明報報業集團主席張曉卿丹斯里拿督的好友,「《明報》在新聞業打拚多年,邁向一甲子,如非當年查良鏞先生不怕艱辛,殫精竭慮,以一支健筆打出名堂,無以臻此。今先生遽逝,對《明報》、對香港新聞事業,乃至對華文文學界,無疑都是一大損失。」

《新晚》首部連載 《書劍》一舉成名

■1955年2月8日,金庸在《大公報》所屬《新晚報》上連載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紅框示)。

■1955年2月8日,金庸在《大公報》所屬《新晚報》上連載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紅框示)。

查良鏞出生於書香世家。1955年,他在隸屬《大公報》的《新晚報》連載了自己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奠定其文壇巨擘地位。

查良鏞在1945年得到上海《東南日報》副刊主編陳向平推薦,到杭州《東南日報》當外勤記者。一年後,他轉往上海,並於《大公報》兼職。

敗逾三千應徵者 入職大公報

1946年,上海《大公報》公開招聘3名國際電訊編輯,查良鏞擊敗逾3,000名應徵者被錄用,至1948年調派往香港。1949年,國共雙方因資產問題爭持不下,查良鏞用曾學過的國際法知識,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國外的產權》。

這是他在報上發的第一篇關於國際法的論文,並獲當時在東京的中國國際法權威人士梅汝璈賞識,受邀請到北京外交部當他的助手。

不久,查良鏞返港並輾轉到隸屬《大公報》剛創刊的《新晚報》編副刊,以「姚馥蘭」和「林歡」的筆名在《下午茶座》的欄目中寫影評,同時也寫了《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更認識了同在《新晚報》共事的梁羽生,兩人常常一起談論武俠小說。

澳門比武掀熱潮 開筆奠基業

1954年,香港太極派與白鶴派的擂台對壘,在澳門舉行,帶來一股比武熱潮。1955年,查良鏞一時興起,寫下了其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並於《新晚報》連載,是第一次使用「金庸」這個筆名。《書劍》好評如潮,令《新晚報》躍升為最受歡迎報刊。他與梁羽生及百劍堂主亦因寫武俠小說而被稱為「三劍客」,三人更在報上開設《三劍樓隨筆》專欄。

查良鏞於1957年離開《大公報》,往長城電影公司擔任編導,同時為《新晚報》寫武俠小說《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一書的出現奠定了他武俠小說大師地位。

2009年4月下旬,查良鏞相隔52年重回《大公報》參觀了編輯部、電腦部,與報社負責人及年輕記者、編輯舉行座談會,親切地與報社的金庸迷簽名與合照和勉勵新人,更應邀即席揮毫,提筆寫下「評論自由 事實神聖」,並在下款寫上「敬贈舊主人大公報」。

查良鏞生平

1924年3月10日 出生於浙江海寧

1939年 與同學合作出版第一本書《給投考初中者》

1945年 曾在杭州《東南日報》暫任外勤記者

1946年 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 移居香港

1952年 出任《新晚報》副刊編輯並寫下《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1955年 以筆名「金庸」在《新晚報》連載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59年 創辦《明報》

1965年 創辦《明報月刊》

1967年 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創辦《新明日報》,在香港創辦《明報周刊》

1972年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佈封筆

1981年 獲鄧小平會見

1985年 獲任命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並擔任「政治體制」小組的港方負責人

1986年 獲香港大學頒授為名譽博士

1989年 辭去基本法草委及諮委職務,並卸下《明報》社長一職,只擔任明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1年 《明報》企業上市

2000年 獲港府頒發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2001年 國際天文學會將一顆北京天文台發現的小恒星,命名為「金庸」

2009年 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2018年10月30日 於養和醫院病逝,終年94歲

責任編輯:遠航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