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央視網消息,我國海運口岸首次實現24小時智能通關,拓展了港區監管空間,打破了口岸作業時限,將深圳、香港等港口有效串聯起來,更好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物流一體化格局的形成。
廣東黃埔海關關區內的貨物碼頭大多集中在珠江口以東沿岸,是傳統的集裝箱散貨進出口的重要碼頭,由於港口條件不適宜停靠巨型遠洋輪船,貨物往往要經過深圳、香港等重要的樞紐港換裝後再發往目的地港口。此前,企業急於出口的貨物由於通關時間的限制往往通過陸路運輸直接運至深圳,不僅費用高昂,大貨車的夜間行駛也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這次通關改革以後,企業可以選擇夜間船期,運抵深圳或香港時正好是白天,可以順利在當地進行報關,一刻不誤的把貨物運至目的地國家港口。
黃埔海關副關長 王侃 :「把東莞港,深圳的蛇口港、鹽田港,以及香港葵湧港等樞紐港口串聯在一起,不僅提高了海關自身的管理效能,同時優化整合了口岸資源,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據瞭解,這項通關改革目前已向黃埔海關關區內164家高資信企業開放,未來還將惠及更多類型企業。同時海運口岸智能通關還將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港口運作效率的提升,改革成效的輻射作用逐步顯現。
黃埔海關副關長 王侃 :「如果這種新模式複製推廣的話,將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