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大公報記者李永青報道,貿易戰對香港經濟持續浮現,上月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按年升0.9個百分點至48,但連續9個月處於50持平點以下,顯示私營經濟繼續轉差。商會人士擔心,若中美未能在90天就貿易等課題達成共識,擔心雙方經貿衝突將升級,屆時不但打擊香港出口,甚至會連累整體經濟,因此呼籲特區政府做好準備,在必要時支援港企。
IHS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Aw表示,香港私營經濟以疲弱的基調告別2018年。營商環境在貿戰的憂慮下,12月份進一步惡化。計入最新讀數後,第四季度PMI平均值處於持平點以下,創2016年年中以來最低。由於需求疲軟,特別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新業務跌幅尤甚,企業因此看淡經營前景,理由是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市場競爭也越趨激烈。受負面情緒困擾,業者對聘請員工顯得克制,並更縮減採購活動。由此看來,PMI多項指標皆顯示,來年的經濟動力很可能會進一步減弱。
他指出,近期PMI數據下行,構成了調降GDP增長預測的理據。調研資料顯示,第四季度GDP按年增長低於3%,而IHSMarkit亦預期,2019年香港經濟增長率為2.6%。
商會人士指出,早前中國12月官方PMI為49.4,低於市場預期的50,也是2016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50的榮枯分界線,當有關數據公布後,業界普遍已估定香港PMI「無運行」,因此對上月香港PMI持續在50以下,亦不感意外。他表示,現時業界非常關注中美貿易談判是否有成果,若兩國未能達成共識,美國很大機會增加關稅,屆時很多港企會「頂唔順」。因此,呼籲港府應在有需要時,向出現財困的企業,提供適當財務支援。
新業務量連跌九個月
PMI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營商環境進一步惡化。經營活動繼續因貿易戰的影響而受壓,產出與新訂單量再度下跌,而來自中國內地的銷情更進一步轉弱。業者對未來一年的經營前景依然看淡,這從企業縮減聘僱規模和採購活動可以反映。從積壓工作持續減少這個情況來看,私營企業的產能普遍充裕。價格方面,通脹壓力加劇,投入成本與銷售價格均加速上漲。
經季調後,去年12月份PMI由11月份47.1回升至48,顯示私營經濟轉差,並連續9個月處於50.0持平點以下。上月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偏軟,新業務量因中國內地訂單再度收縮而備受拖累,現已連跌9個月。業界透露,貿易緊張升溫仍是影響銷情的主因,經營活動縮減導致積壓工作減少。
產能過剩企業減少採購
由於產出量減低,企業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去年12月份的就業水平進一步下降;而2018年全年皆未見職位增長。企業於最近一個調查月內積極取用現有的庫存,減少採購。供應商表現經歷20個月倒退期後,終於在上月靠穩,供應鏈的供貨時間維持不變。儘管需求疲軟,但企業卻打破5個月慣例,首度調升銷售價格。資料顯示,由於經營活動減少,產出成本上升,促使企業提高售價以維持利潤。投入成本上漲也是產出售價調升的另一原因。
同時,去年12月份,成本通脹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升幅亦因投入價格通脹而躍升至7月份以來最快。業者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特別是金價)是導致通脹的因素之一。此外,企業還匯報了薪資負擔加大的情況。企業於年底的經營信心依然低迷。近五分之一預測,未來一年的產出將會下降,不少業者特別提及,貿易戰影響經營活動,以及競爭加劇等情況。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