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領豬肉『獎狀』了」,71串3斤重的豬肉擺在操場中間……這是1月18日下午,發生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知了小學秋季學期散學會上的一幕,這些肉用以獎勵成績優異的學生。
用豬肉代替文具、獎學金等作為獎品發給學生,乍看有些「匪夷所思」,但了解背景便知,學校所在的知了村是三江縣貧困村。對於一些想吃一頓肉都有些奢侈的貧困家庭來說,沒有比吃三斤豬肉更實在的了,看了新聞圖片中孩子們拿到豬肉後的笑臉,也可以知道這一獎勵深得他們的心。
簡單來說,可以惠及留守兒童家庭,獲得獎勵者至少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增加一些營養。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獎勵可以讓孩子在與父母分享的過程中帶來繼續努力的動力,可以想像,孩子把豬肉帶回家,家人圍坐一起,共享孩子勤奮學習成果的喜悅。
對一些衣食相對富足的孩子來說,相比得到三斤豬肉的獎勵,更願意看到另一隻豬——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里的「佩奇」。
這兩天,一部名為《啥是佩奇》的電影宣傳片火爆刷屏。啥是佩奇?片中的主人公,一位山裡的老爺爺並不知道。聽說兒子要回家過年,孫子點名要「佩奇」,這位爺爺便動身開啟尋找佩奇之旅。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佩奇是只小豬!於是,他按照描述中「佩奇」的樣子用灶台用具吹風筒打造了一隻粉萌可愛的豬。
這是一個關於隔代人的家庭溫情故事。同時,也說明了小豬佩奇在孩子心中佔據的重要位置。自從來自英國的動畫片《小豬佩奇》進入國內以來,片中善良、單純,和夥伴之間沒有爭吵、沒有嫉妒,只有純真快樂的小豬吸引了數量龐大的孩子群體。
一個是三斤豬肉,一個是影院巨幕里的小豬佩奇,如果把這兩種獎勵拼接在一起,似乎對應着地域和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所帶來的教育資源的差距。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去打量,電影院、「小豬佩奇」是現代化的象徵,而操場上的用紅繩串起的豬肉就顯得有些寒酸。
但透過表象來看,儘管兩種獎勵「畫風」如此不同,但我們還是能從中感受到共同的地方:無論是前沿的「佩奇」還是接地氣的豬肉,本質上都是學校教育者和家長們對孩子的引導和愛意。
這些年紀相仿的孩子,無論是挽着父母的胳膊走進熙攘熱鬧的影院,感受着小豬佩奇的成長與善良,還是在掌聲中接過校長發的豬肉,自豪地與家人吃上一頓紅燒肉,他們臉上的笑容是一樣的,他們所獲得的期待和鼓勵也是等價的,即單純,質樸,上進的美好品質。
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區分是形式的不同,但都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形成不斷追尋美好的動力。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價值觀念的多元,越來越多的獎勵形式出現,從出國游到送iPad等等,一些簡單質樸的獎勵所帶來的榮譽感正被逐漸消磨。三斤豬肉和「佩奇」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如何以合適的方式激勵孩子,如何在激勵孩子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孩子的體驗與感受。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