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台媒:大陸五城人均GDP贏台灣

2019-01-28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援引台灣《旺報》報道,兩岸城市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大比拚,近年來雙方差距逐步縮小。以2017年的數據比較發現,大陸已有5座城市包括深圳、蘇州、無錫、珠海與廣州等人均GDP跑贏台灣;南京、北京、上海與天津則步步進逼。估計這些城市每年保守以6%的GDP成長率估算,相信不到幾年內,台灣將會遠遠落後於大陸的重點城市。

台灣在上世紀曾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可是邁入21世紀後,經濟表現卻每況愈下,不僅早被其他「三小龍」(註: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拋在後面,連大陸城市也快步趕上。

資料圖:深圳。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資料圖:深圳。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5座大陸城市人均GDP贏台灣

到2017年為止,至少有5座大陸城市的人均GDP跑贏台灣。這5座城市分別是深圳、蘇州、無錫、珠海與廣州。

在這5座城市中,深圳無疑是大陸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從2014年就追趕過台灣的人均GDP。

深圳的發展是集科技創新於一身的城市,很多重要企業的總部都在深圳,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動,深圳未來的經濟成就更非台灣所能比擬。

大陸近年來持續推動改革與開放,對台商頻釋利多,加上2018年陸續公佈「惠台政策」,吸引更多台商赴大陸搶商機。

資料圖:上海。 殷立勤 攝

資料圖:上海。 殷立勤 攝

大陸起飛台灣踏步 經濟消長遲早的事

有台商表示,當大陸經濟成長率還維持6.5%以上,台灣多年都在1%至3%徘徊,一來一回之下,包含上海等大城市的追趕很正常,「甚至上海超過台灣只是遲早的事」。

資深台商說,這是台灣必須檢討的地方,以前大陸剛改革開放時,每年經濟成長雙位數飛昇,當時還能用大陸經濟總量小、成長快做借口,但到後面「保9」、「保8」時,經濟總量早已超過台灣。反觀台灣這些年的GDP表現「大家心知肚明」,景氣差一定跟著差,景氣好也不見得多亮眼。

近年,上海人均GDP逐步提升,直到2018年突破2萬美元。上海市台協副會長蔡世明認為,從台商看來,主要感受到上海消費不斷成長,包含房價、租房與吃飯等,花費金額越來越高。

他說,以前不知道為什麼物價一直向上,如今對應起來,就是因為人均GDP帶動收入提升,否則民眾長期下來不可能受得了。

觀察兩岸經濟成長速度,蔡世明認為,台灣人均GDP金額被追上很正常。延伸來說,有經濟成長才能帶動企業獲利、進一步達到薪資成長。台灣如果速度較慢,這塊空間自然受限。

資料圖:台北。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資料圖:台北。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內鬥」消耗資源 台灣沒本錢和大陸拼

或許30年前,台灣經濟奇跡傲世全球,很多人談到台灣都伸出大姆指;可是30年後,卻有更多人對大陸的改革與開放點贊。諺語說得好:「30年河東,30年河西」正好呈現出兩岸經濟發展的強烈對比。

以往台灣大幅領先的態勢,正被大陸奮起直追,慢慢趕上,目前雖然只有5座城市的人均GDP跑贏台灣,但是未來將有更多大陸城市跑在台灣前面。未來台灣還有什麼本錢拿出來與大陸比拚呢?

台灣經濟成就的確有過風光日子,可是近年來卻每況愈下,不僅經濟成長維持緩慢步調,甚至連工資都已17年倒退。

反觀大陸,依然保持至少6%以上的GDP增速快速前進,估計未來數年應當還是維持這個成長速度,在台灣僅有2%至3%的成長率,雙方差距不僅正在縮小,甚至越來越沒有本錢與大陸競爭。

台灣近年來最大問題在於「內鬥」,消耗太多資源在政治上,對經濟發展幾乎沒有什麼建樹。

台灣這幾年的經濟表現雖有短暫好轉,可是始終無法有進一步的突破,難以改變整個大格局。尤其台灣是以外貿起家的經濟體,面對全球不景氣的衝擊,更難有翻身能力。

台灣的競爭力正在一步一步流失,大陸卻快速崛起,30年前或許台灣打遍大陸無敵手;如今30年後,台灣從領先者變成落後者,隨著大陸經濟實力增強,台灣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