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兩黨談僵不談崩 美政府會否「關門」引關注

2019-02-11

【文匯網訊】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國會共和、民主兩黨代表就邊境安全問題的磋商再次停滯。眼看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臨時撥款法案將於2月15日到期,政府也可能再度面臨「關門」問題,引發人們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前車之鑒近在眼前,刷新時長紀錄的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停擺」並未促成白宮和國會之間、兩黨之間解決分歧,反而衝擊經濟民生,白宮和兩黨也開始自嘗支持率下滑等苦果。這種情況下,雙方避免重蹈覆轍可能性比上一次要大。

【新聞事實】

參與磋商的共和黨參議員理乍得·謝爾比10日對媒體說,他認為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是五成,接下來24個小時對磋商尤為關鍵。

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接連發文,批評民主黨陣營提出的方案太差,「他們又想要鬧成『停擺』」。

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儘管民主黨拒絕全額滿足特朗普提出的57億美元造牆經費,但兩黨談判代表曾一度接近同意撥款13億至20億美元。

白宮辦公廳代理主任米克·馬爾瓦尼對媒體表示,尚不能徹底排除聯邦政府再度陷入「停擺」的可能性。他還說,白宮已在國會各方要求下有所退讓,目前雖參與磋商,但並非主導方,而總統特朗普可能接受少於57億美元的方案,並試圖「從其他渠道」補上資金缺口。

特朗普已定於11日前往得克薩斯州邊境城市埃爾帕索舉行集會,繼續為其美墨邊境隔離牆計劃造勢。

【深度分析】

分析人士說,雙方若遲遲談不攏,比較可能的結果有三個:約四分之一聯邦政府機構再次「停擺」;再通過一份短期撥款案「續命」,為繼續談判爭取時間;特朗普冒險宣布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以繞過國會取得造牆經費。但與上一輪刷新紀錄的「停擺」風波不同,此次雙方支持談判、達成妥協的意願上升。

比如,上一次談判直接由白宮和國會民主黨人主導,國會共和黨要員頗有「作壁上觀」之勢,而此次設立國會跨黨派委員會進行磋商,且並未由重量級議員出面,體現出設置緩衝區減少摩擦之意,以免重演此前特朗普、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談判主導者「一言不合就談崩」的局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孫成昊認為,從談判細節來看,雙方博弈焦點卻已發生變化,從撥款額度轉向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扣押非法移民的上限問題,而後者無疑更有利於雙方尋求妥協。當然,如果在撥款額度上僅能實現「小目標」,白宮方面也並非沒留後手。

他還說,從政治形勢來看,聯邦政府若再次部分「停擺」,白宮和國會兩黨都會比之前遭受更大壓力,並可能付出更大政治代價。兩黨目前都已着眼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也要算清得失,避免因反覆「停擺」的鬧劇觸怒選民、影響選情。

【即時評論】

白宮今後兩年受國會民主黨人更大掣肘,已是不可避免的政治現狀。因政治分歧而面對政府「停擺」,也未必不會換着花樣重演。尤其是對政府而言,邊境隔離牆計劃是其非常重要的承諾和內政目標,來自基本盤的支持也會增加底氣。「牆、牆、牆」,將可能成為今後華盛頓爭執的一個聚焦點。

只不過,如此「戲碼」,終是「鬧劇」。各方也心知肚明,爭執太大,這「高牆」也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背景鏈接】

白宮和民主黨圍繞國會預算案撥款造牆問題僵持不下,導致約四分之一聯邦政府機構自去年12月22日起「停擺」,包括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商務部等重要部門和機構,歷時35天,刷新美國史上最長「停擺」紀錄。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1月28日發佈的報告,這一輪聯邦政府「停擺」風波預計可導致美國經濟損失約110億美元。

特朗普1月25日晚簽署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自當天起重新開門並運作3周,至2月15日。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