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官方18日發佈了醞釀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向世界清晰展示了未來建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在全球灣區發展中,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條件,決定了它將繼續秉承中國改革開放中「敢為人先」的精神,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坐標。
早在2017年7月香港回歸中國20周年之際,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香港見證了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這意味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開始。
新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目標,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的總人口約7000萬,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儘管它面積僅佔中國國土面積0.6%,人口數量不到全國5%,經濟貢獻率卻超過全國GDP總量的12%,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和世界上三大成熟灣區 -- 「金融灣區」紐約灣區、「科技灣區」舊金山灣區、「產業灣區」東京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屬於初生牛犢,但有諸多後發優勢。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四大灣區影響力報告(2018):紐約·舊金山·東京·粵港澳》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影響力指數排名第三,經濟影響力位列四大灣區之首,近年來增速則是其他灣區的2倍以上。
不僅如此,與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規模大、依港而興的特色突出。數據顯示,它的進出口貿易額是東京灣區的3倍以上,區域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是世界三大灣區總和的約4.5倍。此外,它條件特殊,大灣區由廣東省9座城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制度格局極其罕見。
和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發展的全球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空間巨大。《四大灣區影響力報告(2018)》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均GDP、地均GDP、第三產業比重和營商環境等得分遠低於其它三大灣區;創新基礎指標和創新能力指標也都排在最後一位。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發展質量和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灣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它還存在產能過剩、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匹配、發展不平衡等矛盾和問題,協同性和包容性有待加強。
為對標世界三大灣區,中國新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六大發展基本原則,即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綠色發展,保護生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共享發展,改善民生;「一國兩制」,依法辦事。可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必然要走創新之路、深化改革之路、擴大開放之路。
從《綱要》看,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至少有六大「新意」。
科技創新:一條「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將建成,中國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將對港澳有序開放,三地將着力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
金融創新: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建設國際金融樞紐;
制度創新: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案件跨境協作機制、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產業創新: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體系,確立大灣區科技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優化製造業布局,增強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人才創新:實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勵科技和學術人才交往交流;
治理創新:建設國際一流的森林城市,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智慧生態城區。
這些將是大灣區建設開啟新一輪創新實踐的一部分,新機遇和新挑戰必將和創新發展互為推動,為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提供新經驗和新方案。
大灣區發展是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旗艦工程。自去年香港境內高鐵與中國內地高鐵聯網運營、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後,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在重大基礎設施上已獲得硬件保障。未來,香港、澳門和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將發揮各自優勢、一體發展,最終成為帶動中國中南、西南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並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遙相呼應,開放聯動,構成中國國家創新發展的廣闊空間。
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保護主義傾向抬頭的背景下,中國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無疑將為自身和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引擎和動力。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