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盧冶)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院長華樹成表示,由於我國人口數量龐大,院前醫療急救能力,特別是在系統化和規模化建設方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方面仍然存在矛盾。因此,華樹成建議,要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
華樹成表示,吉林省醫療衛生事業取得新成績,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個人衛生總費用占比下降,為東北三省最低。「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聽到和親眼看到,有很多重症患者,由於救護車輛的數量不夠或是設備陳舊,或限於醫護人員的救助水平和能力,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治療。」作為來自基層戰線的人大代表,華樹成希望能夠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應當制定一部醫療的急救法,用於院前、院中的急救,也適用於突發公共性事件,同時也適用於自然災害等方面,使急診急救有法可依。」
具體而言,華樹成建議,要一步加強院前急救醫療體系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議。「對於重症患者而言,院前、院中和院後就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救治鏈,這條生命鏈就像接力棒,院前急救就是重要的第一棒。」因此,華樹成認為,要做好院前急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投入,裝備具有監護、搶救、遠程互聯互通功能的高性能救助車輛。
同時,華樹成建議,要廣泛普及急救意識和急救知識,著力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他說,「去年,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在全國率先為一萬多名吉林大學新生進行了一場心肺復甦技能培訓,目的就是喚醒他們的急救意識,培養他們的急救技能,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和社會反響。」
此外,華樹成表示,在急救過程中會不會使用專業設備,能否對急診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確判斷,是做好院前急診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因此,他呼籲政府加強對急救人員同質化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水平,使更多的急診重症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