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一條「小鏈子」改變人生軌跡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

2019-04-27

【文匯網訊】1996年,20歲的吉林小伙宋學文在雪地裡撿到一條附著核放射物質的金屬鏈,強烈的輻射讓原本活蹦亂跳的小伙子,變成了重度殘疾。據揚子晚報報道,這些年,宋學文活得很拼,也很精彩,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還寫小說、拍電影、開辦幼兒園。不幸的是,核輻射的傷害一直潛伏在他的身體裡,當他為妻兒的將來留一份保障而奮鬥時,他的生命卻在4月23日戛然而止……

撿到一條「小鏈子」 誰知卻是核放射物質

宋學文出生在吉林蛟河的大山裡。1994年,18歲的他高中畢業,經招聘成為吉化集團建設公司的工人。

憑著農民的吃苦精神,宋學文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入職不久就被提拔為管線工小組長。工作之餘他還愛好寫作,獲過獎;他也熱愛運動,是單位的越野長跑運動員。

1996年1月5日,是宋學文命運的轉折。那天早晨,東北氣溫逼近零下三十度。宋學文從宿舍去工地上班,途中撿到一條「BB機鏈子」,烏灰色。詢問同行人無果後,他就把鏈子裝進了自己的褲子口袋,準備完工後再尋找失主。

僅僅十多分鐘後,宋學文就開始頭暈噁心,後來還想睡覺。他以為自己患上了重感冒,熬到中午就請假回了宿舍。但後來情況愈發嚴重,「嘔吐到虛脫,雙腿還劇烈疼痛。」晚間,工友們得知情況後準備將他送醫,「給我穿衣服時,施工隊長趕來探望,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麼,問我有沒有在工地撿到什麼塊啊、鏈子啥的東西?」宋學文想了半天,「我撿了一個BB機鏈子」。

施工隊長上報後,公司領導圍滿了他的宿舍。此時,宋學文才知道那條金屬鏈上附著的火柴頭大小的物體,是核放射物質銥-192。吉化集團將其用於30萬噸乙烯施工現場的射線探傷作業,但由於操作人員違反程序,致使該放射源從工作容器中脫落,遺失在施工現場。

宋學文殘疾前後照片。

宋學文殘疾前後照片。

三年救治撿回一條命 失去雙腿和左小臂

從未聽說核輻射的宋學文,暴露在超劑量輻射中長達10個多小時。他被送到當地醫院,醫生們壓根就沒聽說過此類病情。經葡萄糖輸液後,宋學文病情愈發嚴重,陷入昏迷。兩天後,宋學文被公司緊急送入全國唯一的放射病治療中心——北京307醫院救治,入院時,他的右腿已經腫得比原來粗兩三倍,彎曲不能伸直,而且上面佈滿水泡。

正常人接受的輻射量應少於0.5Gy,但宋學文的全身受照劑量卻是2.9Gy,右腿最大吸收量甚至達到了3738Gy。他是當時受核輻射傷害最嚴重的人。到目前為止,核輻射在世界範圍內尚無治癒的方法,病變不可預知,為了防止擴散只能截肢。此後,宋學文在北京接受了持續3年的治療。其間,宋學文經歷了7次大手術,小手術無數,「哪裡病變切哪裡」,他被依次截去了雙腿,左手前臂,右手除了中指完整,其他指關節也被截去。

時至今日,再回憶那段治療過程,他只記得「疼,24小時不間斷的疼」。疼痛充斥了他的整個大腦,「疼到最後就麻木了,根本沒空去想其他事情。」

治療的過程漫長而艱苦,宋學文介紹, 受傷前他體重有109斤,而治療後只剩下50多斤。

1998年秋天,治療告一段落,已成了殘疾人的宋學文回到了吉林,單位將他安排在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宿舍,每月發800多元。

宋學文一家三口。

宋學文一家三口。

絕望時一個隨機電話認識了善良的她

生活在自己的陰暗小屋,看著自己殘缺的身體,宋學文對未來心灰意冷。父母怕兒子想不開,希望他能和社會有所交流,於是省吃儉用幫宋學文裝了一部固定電話。宋學文說,那部電話救了他,「它讓我撥通了未來妻子的電話。」

一天清晨5點多,實在睡不著了的宋學文隨機撥通了一個本地號碼,「想找個陌生人聊聊自己的絕望」。

接電話的是個女孩:「有什麼事嗎?」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宋學文撒了一個謊:「今天是我的生日,沒人祝我生日快樂。」女孩說:「那我祝你生日快樂!」

宋學文改變了主意,他不想聊「絕望」了,而是試著正常對話。本就風趣幽默的他打開「話匣子」後,逗得對方直樂,不知不覺兩人聊了一個上午。

女孩叫楊光,是一家醫院的實習會計。宋學文感慨,有時候緣分就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楊光的溫柔善良給宋學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楊光也被宋學文的幽默所吸引。此後,兩人經常通過電話聊生活、聊愛好,十分投緣。

楊光知道宋學文是殘疾人後,非但沒嫌棄,反而給予諸多鼓勵。1999年1月18日,楊光手捧一束鮮花出現在宋學文面前,宋學文淚流滿面。以後的幾年,楊光一直陪伴在宋學文身邊,辭職陪他到北京複查,陪他奔波維權……

掙脫了世俗的壓力後,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宋學文也振作了起來,身體也在逐漸好轉。

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 還出書拍電影開幼兒園

經過4年訴訟,吉林省高院2000年做出終審判決,吉化集團建設公司r射線探傷機放射源失落後,超劑量誤照宋學文致其終身殘疾。該公司除已支付的搶救治療費用外,另行賠償宋學文48萬餘元。此案是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宋學文也被稱為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

除去維權、訴訟、安裝假肢的費用後,宋學文最終只剩下8000多元。

安裝了假肢的宋學文重新站了起來,以後的人生,結婚生子一樣沒落下,還出書、拍電影、開起了幼兒園。

隨著記憶的衰退,宋學文決定將自己坎坷的經歷和與楊光的愛情故事記錄下來,憑著右手那根完好的中指,2003年,他用了七八個月時間,敲出了30多萬字的自述小說《生死鏈》,並在次年出版發行。

2006年,經過8年同甘苦共患難,宋學文與楊光走進婚姻的殿堂。

2008年,為了減輕生活壓力,同時也為了讓大山裡的孩子能接受到學前教育,宋學文與楊光在老家蛟河市松江鎮愛林村貸款辦起了幼兒園。不過,近幾年來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以及幼兒園需要不斷地升級改造,他們並沒賺到錢。

2011年,宋學文的小說被一位華裔導演拍成了電影《站起來》,由他本人擔任男主角。

2015年,兒子的出生讓宋學文夫妻倆感到意外而驚喜。「擔心核輻射對基因的影響會遺傳給後代,加上楊光又患有糖尿病,之前我們就沒考慮過要孩子。」宋學文說,好在妻子懷孕後,胎兒DNA檢測一切正常。小傢伙出生後健康活潑,全家人都鬆了口氣,感覺生活更有奔頭了。

核輻射沒有放過他 為了妻兒他一直在奮鬥

不幸的是,就在他們努力將生活拖入正軌時,核輻射仍然沒有放過宋學文。

2017年7月,宋學文出現吐血的症狀,依托網絡捐款十多萬,他又來到北京307醫院複查,結果查出了放射性白內障、記憶力損傷、肝硬化、糖尿病……

一連串的病症讓宋學文對此後的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我要與時間賽跑,盡力多賺錢為妻兒的將來留一份保障。」

宋學文介紹,目前一家三口生活沒有保障,經濟上很拮据。「出書、拍電影都有些收入,但僅夠維持基本生活。雖說開辦了幼兒園,但也不賺錢,還因為這個,我們一家反而不符合當地的低保政策了。」

宋學文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2018年起,他開起了網店銷售東北大米,為了讓客戶能吃上放心大米,他還特意註冊了「私房米」品牌,直接與農戶簽約,採用傳統工藝進行粗加工,不拋光、不打蠟。

不過,網店的收入也並不能讓其盡快致富,於是去年底,宋學文在離家300多公里的一個小鎮上,接下光纖改造的小工程。每天早晨5點就起床,草草吃完早飯,在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宋學文就帶著工人們出工了。工人們負責挖坑、立線桿、掛線和入戶,他則指揮、協調。

白天工作八九個小時,風裡來雨裡去;晚上他還要上網處理顧客訂單,聯繫物流賣大米。

「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死亡的陰影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懸在頭上。」宋學文說,對妻兒,他覺得自己還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沒有理由去逃避,干就完了。」

悲傷的消息

昨天下午,記者發稿前,想再問問宋學文一些事情。撥打宋學文的手機,接電話的是他的弟弟,「4月23日,哥哥已經去世了」。

這個消息讓記者十分震驚和難過 ,謹以此文紀念一位與命運抗爭了23年的漢子,願他在天堂幸福,也祝願他的妻兒今後能夠好好生活。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