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李玉剛攜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貢獻「一帶一路」美麗中國故事

2019-04-26
李玉剛(前)飾演昭君 講述「一帶一路」 美麗故事(朱燁 攝)

李玉剛(前)飾演昭君 講述「一帶一路」 美麗故事(朱燁 攝)

【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李玉剛化身當代使者,發揚絲路精神,26日晚攜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為「一帶一路」奉獻了一出美輪美奐的中國故事。

主創團隊告訴記者,《昭君出塞》不僅是一部歌舞劇,它承載著和平友誼的文化意義,並將這份寓意帶到世界舞台。絲綢之路綿延萬里,使者相望於道,「昭君」作為絲路上的一位美麗使者,以和勾勒壯美情懷。

記者獲悉,李玉剛與主創團隊深入生活,多次蹲點采風、深挖素材,重走昭君三千多公里出塞之路,從一方山水到風土人情乃至藝術風格步步深入,方寸舞台再現輝煌絲路出塞之路,雕琢委婉細膩昭君的「大」形象。該劇自2013年籌備以來先後百易其稿耗時六年多時間2000多個日夜,作品共分七個部分來完整演繹「和」者王昭君。

演出現場,出自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的唱段《雲中》、舞蹈片段《靈山》,全劇美輪美奐的演繹讓現場觀眾意猶未盡,台下掌聲熱烈經久不息。歌之舞之、鐘鼓樂之、天籟和之,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是多種藝術形式的創新融合呈現。

中國歌舞劇院向記者透露,以和為貴的深遠意義,昭君文化是「兩個人」的文化、兩個民族的文化、民族親和力的文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層原因。這種「和睦相處,和諧共進」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對話的成功範例,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方向,代表歷史的選擇,是中華文化的先進內容,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借鑒,代表了和平發展、世界大同的前進方向,契合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度內涵。

據悉,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玉剛擔當主演與製作人,特邀五個一工程獎李小平導演、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劉杏林、燈光設計師邢辛、青年作曲家張筱真、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導演劉坤、曹陽擔任執行導演等知名藝術家為主創。該劇將於4月26日至5月1日期間,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並將在6月份展開全球巡演。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