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從「賣旗」看香港青少年的慈善教育

2019-05-09
香港街頭「賣旗」。(香港文匯報圖片)

香港街頭「賣旗」。(香港文匯報圖片)

【文匯網訊】「賣旗」是香港慈善團體籌募經費的常見方法之一,主要在星期三及星期六的早上進行。團體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獲批後便可邀請義工,於指定日子及街道上進行募捐,善款所得一般會用於該團體的服務對象。這種籌集善款方法已有超過五十年歷史,並一直沿用至今。

以往,常見的「賣旗」義工都是中學生,他們會為學校所屬的慈善團體籌募善款,近年則推廣至小學,家長陪同就讀小學的子女一起「賣旗」,令這個善舉增添多一份溫馨。雖然坊間有指如今的「賣旗」活動已意義不大,但我認為,「賣旗」對小孩、家長、慈善團體,甚至社會都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

對小孩而言,小孩子日常面對的多數都是家人、老師和同學,甚少機會與陌生人接觸。面對家人的寵愛、老師的教導、同學之間的玩樂,小孩早已習以為常,但面對陌生人,他們應以怎樣的態度、方式來面對,「賣旗」正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尤其是他們需要主動向陌生人交談,並且提出「請求」,小孩一般會先感到害羞,然後開始嘗試,經歷成功後便會更勇敢和主動地與路人交談。即使遇到挫折,也會讓他們開始懂得分析,觀察哪些路人會更願意捐錢,應該用何種態度和語氣才能增加成功率,聆聽對方拒絕的理由等。隨著籌集到的善款慢慢增加,也讓他們感覺自己努力是有所回報。數小時的「賣旗」活動,可以說是給小孩一次探索和成長、體驗社會和人生的機會。

對家長而言,「賣旗」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是小時候的回憶。學生時代,大家總會參與過「賣旗」活動。每次作為「賣旗」義工,都希望路人停下來,掏出零錢支持一下,不希望遭到無情拒絕。可是,每當自己變回路人身份時,往往都是匆匆而過,彷彿都忘了當年「賣旗」被拒的感受。陪伴自己的小孩「賣旗」,除了重拾當年回憶,更可以扮演當年的角色,與小孩分享當年的經驗。過程中,面對陌生人的答允,我們可以看到小孩的喜悅和成功感。面對陌生人的推辭,也可以看到小孩的失望和不是味兒。通過從旁鼓勵和安慰,家長可以陪伴和見證著小孩的成長,並且教育他們「同理心」和做善事的意義,讓這份善心可以承傳下去。

對機構而言,「賣旗」的主要目的是讓機構得到善款支持,可以繼續營運及持續為服務對像提供支援。為了得到持續和穩定的發展,現時慈善團體都會傾向進行能增加每月常態性捐款活動,一次性捐款活動則會相應減少。實際上,每家機構每年只能進行一次「賣旗」,加上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對團體的實際幫助不會太大,但所動用的人力物力類似一場大型籌款活動,惟獲得的收益卻遠遠不及。可是,這些慈善團體依舊每年申請「賣旗」,究其原因,除了有助改善財務狀況外,更重要的是藉此凝聚更多善心人士,在百忙之中共襄善舉,既可提升團體的名氣,亦可宣傳慈善理念,一舉多得。

香港是一個慈善之都,香港人也一直熱心公益,每個家長也都會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簡單一個「賣旗」活動,是慈善的傳承,有助打破社會冷漠。此類公益活動,令大家在幫助弱勢群體的同時,也感受到為善最樂的溫情與美好。

(作者為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盧頌揚)

責任編輯:林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