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時下,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立法委員」選舉將近,各類初選、摸底民調層出不窮。哪家民調公司比較專業,數據裡面有沒有「注水」,民調只針對電話用戶還是要納入手機用戶,手機、電話用戶比例分別佔多少……這些問題都成了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
那麼,台灣民調究竟是怎麼來的?究竟可不可信?記者特地探訪島內的民調中心一探究竟。
據海外網報道,台灣地區最早的民調大約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部分「立委」會請專業機構做民調,了解行政機構的施政滿意度,以便質詢時使用。1990年,台灣從美國引進的「台灣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是島內第一家商業民調公司。1993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將民調引進輔選系統,試圖透過量化的民調數字掌握當年的縣市長選情。此後,島內政黨及參選者越來越多地選擇使用民調,了解選舉情況。而各民調公司也不斷出現,數量繁多。
為何民調中心會在台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原因在於三個字:有錢賺。打比方說,一位候選人做一次民調要花15到18萬元(新台幣,下同),如果他能順利出線,到選舉結束前他會做多次民調。而台灣有20多位地方縣市首長,900多位縣市議員,100多位「立委」,相對應的候選人還要乘以3到5倍,整個算下來這些候選人做民調就需要花上億甚至幾十億元的經費。蛋糕這麼大,為什麼不從中分一塊呢?
台灣民調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民調中心的電腦系統會固定電話或手機號碼的開頭幾位(尤其是固定電話,一個市的某個區或一個縣的某個鎮開頭幾位都是一致的)。之後,系統會隨機抽取後面的數字。撥通電話後,民調公司的話務員會自報家門,然後詢問被訪者的戶籍,再就具體問題徵詢他們的答案。
舉個例子,如果調查的主題是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話務員就會問,如果由某某、某某和某某參選,假設明天就是投票日,請問您比較可能投給哪一位?備選的答案則包括具體候選人的名字、都不支持、還沒決定、無意見等。幾個問題詢問完後,話務員會向被訪者了解他的年齡、教育程度、族群、性別等個人信息。
根據統計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樣本在1068份時,結果誤差可以保持在上下3%以內。例如某位候選人民調結果為35%,實際結果大概率在32%到38%之間。
民調對選舉很重要,但從它被引進台灣的第一天起,一直爭議不斷,甚至直接有人說:民調不可信。這又是為什麼呢?
談到爭議,最先要提的就是樣本選擇的問題:如何平衡電話用戶和手機用戶?這是島內政治人物激烈交鋒的一個問題。由於島內許多年輕人只用手機,民調機構如果只通過固定電話來專訪,找到年輕人的概率就很低。有數據顯示,話務員在打通1000個固定電話的情況下,找到的年輕人僅為70個左右。所以如果只採用固定電話做民調,年輕人的意見很難獲得了解,最終的結果就可能出現偏差。
既然如此,為什麼有的民調依舊不納入手機用戶呢?原來,電話可以通過區號、前幾位號碼判斷用戶的戶籍所在地,而手機號碼卻無法辨識用戶的戶籍地。假如要採集特定縣市或選區的樣本,用電話抽樣就可以快速實現,而用手機就無法判斷。此外,調查問題提出的方式、順序,設置的答案,也都可能影響受訪者的判斷。
除了技術性的偏差,有時一些特定立場的民調機構會做假民調,他們或做高同一陣營候選人的支持度,向外放風表示這位候選人有人氣,值得大家出來投票;或故意拉抬對手的民調支持度,讓對方陣營麻痺,以為這位候選人穩贏了,所以可能不差自己這一票,結果反而輸了選舉。至於究竟是做高自己還是做高對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TVBS民調中心負責人認為,如果是用民調來決定黨內初選結果,不論是否納入手機用戶、比例為何,各政黨只要黨內協商一致,或投票通過相應辦法,參選者一般都會遵守。相比規則有瑕疵,大家更怕的是沒有規則。同時,為了讓結果盡可能公平,相關政黨往往會選擇3到5家民調公司來測評,最終將結果計算平均值來衡量,以便減少誤差。
而當過了初選之後,民調對候選人和選民來說只能是參考了,恐怕只有最終的選民投票結果才是真正的民意體現。同時,為了避免民調發佈對選民投票意願的干擾,根據台灣地區的現行規定,距離投票日十天內,各機構不允許再發佈民調。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