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十萬件文物大海選:瀋陽故宮揭曉「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

2019-06-21
清乾隆款掐絲琺琅甪端。(本報遼寧傳真)

清乾隆款掐絲琺琅甪端。(本報遼寧傳真)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歷時3個多月、從十萬件館藏文物中遴選出100件參評文物——瀋陽故宮「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評選活動20日揭曉。這一瀋陽故宮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物評選活動於今年3月啟動,經觀眾與此間市民百姓投票,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和清乾隆掐絲琺琅甪端從參選的百件文物中脫穎而出,走出「閨閣」成為百姓最愛。此外,此次參展的百件珍貴館藏文物還延長展期至今年9月。

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寶庫之一的瀋陽故宮博物館,目前擁有館藏文物約10.5萬件,其中珍貴文物近4萬件,但由於展陳條件有限,其中絕大部分文物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對此次評選出的三件珍寶評價認為,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清乾隆掐絲琺琅甪端這三件文物,充分體現出瀋陽故宮特色,體現出瀋陽風情,寓意吉祥美好、飽含祝福,符合評選初衷。

皇太極是大清王朝的開國之君,瀋陽故宮是「一朝發祥地」,李聲能表示在瀋陽故宮觀賞「稀世珍品」鹿角椅,具有特殊意義。乾隆御筆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於今年4月23日重新掛回鳳凰樓正門,恢復歷史原貌,實現了樓匾合一。這件清宮原藏的甪端更是受到百姓喜愛,它矮胖的身軀立於挺直的四肢上,加之溫和的面部表情和鮮艷奪目的色彩,給人一種祥瑞的感覺。

據悉,參評的100件文物,包含歷史文物、瓷器、琺琅、漆器、雕刻、書畫、織繡、宮廷遺物等文物類別,既有清早期歷史文化特徵鮮明的清開國皇帝御用之物,也有清中晚期帝后服飾和宮廷藝術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記者于珈琳 攝)

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記者于珈琳 攝)

「稀世珍寶」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皇太極在瀋陽故宮執政17年,對於後金汗國乃至後來的大清王朝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17年。在這17年間,皇太極勵精圖治,修內政,拓疆土,改國號,強八旗,使後金汗國從一個偏踞東北的地方政權成長為與明朝公然對峙的強勁對手,為後來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統一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這個意義上說,皇太極正是大清王朝的開國之君。這座「稀世珍品」——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收藏在「一朝發祥地」瀋陽故宮,可謂藏得其所,符合「穩坐江山」 的美譽。

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記者于珈琳 攝)

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記者于珈琳 攝)

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

由清宮內務府製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京師送至盛京的乾隆御筆「紫氣東來」九龍匾,一直是盛京地區著名的歷史文化景觀,匾額為木雕髹漆、鑲銅字製成,匾外框浮雕雲龍圖案,九龍之首採用圓雕工藝,生動靈活;匾面刷洋藍,其上鑲銅板製成的大字:「紫氣東來」,文字中央上部鑲朱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印璽。「紫氣東來」出自老子故事,在此意味「大清之國運自東方興起」。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